5月14日
崇州市文井江鎮迎來一批“老外”
他們是瑞士同恩堂tcmherbs.org
第十一次赴華中醫藥交流團成員
他們此行不為別的
只為森林里種植的中藥材
種植優勢突出
外國友人點贊
此次瑞士同恩堂tcmherbs.org第十一次赴華中醫藥交流團成員共20人,均在歐洲從事中醫藥相關工作。在成都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學院博士、中藥學副教授尹鴻翔的帶領下,交流團成員在文井江鎮琉璃壩中藥材基地考察黃連、重樓、白芨等中藥材的生長種植情況,詳細了解當地土壤、空氣等條件,并連連稱贊。
Noga Tamara DANUCH
Noga Danuch 中醫門診中醫醫師
來了之后感覺這里非常好、有中藥材種植的很多優勢,空氣、水等自然環境都很好,周圍的山把這個地方保護起來,很適合中藥材的種植,而且生物多樣性豐富,希望我們團隊參觀后能有合作的機會。
交流團成員希望通過考察交流,搭建中歐雙方在中藥材種植、加工、研發方面合作的橋梁。
林下套種模式
藥材品質更高
白芨
黃連
近年來,文井江鎮巧借森林覆蓋率高達96%的生態優勢,大力種植以草本藥材(重樓、白芨、黃連、黃精、毛茨菇等)和木本藥材(杜仲、黃柏、厚樸等)為主的中藥材。這些中藥材主要分布在鞍子河社區、雞冠山村、茍家村等地,種植面積約為14500畝,在地價值約5.8億元,其中“崇州重樓”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在文井江鎮琉璃壩,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有黃連等中藥材。而良好的林下套種模式更將種植優勢放大,提升了藥材的安全性,讓當地中藥材在各地備受歡迎。
尹鴻翔
成都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學院博士、中藥學副教授
林下套種模式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藥材的安全性。同時,這里有大量的水杉、黃柏,冬季落葉自然腐爛增加了土壤的有機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和化學性,非常利于藥材的生長。
資源整合謀轉型
助力發展增效益
林下經濟是山區林區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文井江鎮扎實推進“天府森林四庫”(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建設,通過大力發展中藥材等產業,增加群眾收入。目前,文井江鎮已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等團隊達成進一步的合作意向,將通過資源整合、優良品種選育,提升產品市場認可度,打造道地藥材品牌,促進當地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尹鴻翔
成都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學院博士、中藥學副教授
成都中醫藥大學將繼續扎根文井江開展高山中藥材產業的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利用我們的智力資源、人才資源來促進中醫藥材、康養、藥食同源資源、健康產品的開發。
據介紹,資源整合的合作模式將推動文井江鎮從傳統粗放型種植向“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品牌營銷”全產業鏈轉型,破解山區資源約束,實現產業增值、農民增收和生態增效的協同發展。
記者|楊蕊荻
編輯|余霞 張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