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又是一年麥收忙
麥浪滾滾滿地黃
在雄州大地
聯合收割機忙碌的身影
勾畫出一幅喜人的豐收景象
5月15日,微風不燥,天氣正好。在三星鎮水泉村,一塊塊麥田猶如鋪上了金色的地毯,空氣中彌漫著麥穗的芬芳。麥田里,三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穿梭,一壟壟成熟的小麥被卷進機器,源源不斷收進“糧倉”。
看著村集體經濟組織種植的小麥迎來豐收,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水泉村黨總支書記楊偉更是喜上眉梢,他告訴記者由于風調雨順,今年小麥產量應該有更大的突破,村集體收入更豐了。
三星鎮水泉村黨總支書記楊偉:
我村自2021年開始,結合“三星鎮十萬畝糧油片區”定位,探索土地流轉模式。2023年建立300畝示范園區,2024-2025年形成1300余畝規模化經營。本年度小春種植季,村集體自主經營小麥1250畝,依靠機械化作業,精量播種,精確施肥等科學農技,實現畝均節本增效150元。小麥正在進行收割,預計畝產320公斤。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麥從麥田收獲后已被糧商收購。麥田將根據本地塊情況下一茬種上玉米、大豆、水稻,孕育新的希望。
“望天種田望天收、干一年盼一年、年年種田不存錢”,這是水泉村多年“望天種田”的真實寫照。為改變現狀,按照“規劃先行、科學統籌、講究時序、突出重點”的原則,2024年通過采用“小改大、陡改平”,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和道路基礎設施等方式建設,并形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1800畝。種植條件的改善,讓村集體經濟組織看到了種田的希望,于是有了如今1250畝麥田收獲的“豐”景。2024年,該村村集體組織收入超70萬元。
倉廩實,天下安。水泉村的千畝小麥收獲只是簡陽市大力推動糧食安全生產,端牢“中國飯碗”的生動縮影。簡陽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按照“穩定面積、提高產量、延鏈增收”的思路,大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和基礎設施建設。
2024年,新改建高標準農田4.6萬畝,創建小麥(650畝)、油菜(108畝)新品種和新技術示范基地,穩定耕地增加1.06萬畝,全年糧食產量首次突破40萬噸。
2025年,簡陽正堅決扛起打造“天府糧倉”成都片區壓艙石的使命責任,深入實施糧食穩產提質行動,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同時發力,持續推進“噸糧田”“千斤糧、萬元錢”高產高效示范創建,加快推進“2+8”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17.51萬畝,糧食產量在40萬噸以上。
目前,全市4萬多畝小麥正在陸續收割,持續書寫著“糧安民富”的新篇章。
記者 | 曹禮芹 卓元
編輯 | 葉雨舟
責編 | 曹禮芹
審核 | 段曉燕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喜歡就鼓勵小陽一個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