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化解社區矛盾、關愛新就業群體,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課題。石泉路街道銅川綜合網格街區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創新推出“需求響應有速度、矛盾化解有溫度、服務保障有力度”的“三度”工作法,通過三個訴求的背后,展現了基層黨組織在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社區和諧、提升民生福祉中的擔當作為。
速度響應企業需求搭建就業“連心橋”
面對星巴克品尊國際門店兼職招聘信息觸達難的問題,街區黨支部迅速啟動“紅色代辦”機制。黨支部書記主動對接街道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就業條線,48小時內完成招聘信息審核、渠道匹配和全域推送,通過“線上平臺+線下社群”雙軌傳播,確保信息精準觸達目標人群,高效解決企業的用工需求。
這一訴求彰顯了基層黨組織在資源整合、精準服務中的樞紐作用,實現了企業用工與學生就業的“雙向奔赴”。
溫度化解社區矛盾共繪治理“同心圓”
針對盒馬鮮生員工在小區派發廣告引發的居民投訴,黨支部堅持“疏堵結合”理念,黨支部聯動街道房辦、物業、居委會形成跨部門協同機制。在街道房辦接單后迅速響應,一方面聯合物業約談門店負責人規范經營行為,另一方面依托品尊居民區“公益菜場”集市平臺,引導企業通過合規途徑參與社區活動。
這一舉措既滿足了企業宣傳需求,又豐富了社區服務供給,這種“以服務代管理”的模式,將矛盾點轉化為共建點,生動詮釋了“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實踐成效。
力度保障群體權益織密民生“幸福網”
聚焦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的身心健康難題,黨支部聯動街道工會推出“暖‘新’行動”,為轄區內新就業群體代表開展減壓心理療愈課程、茶歇圓桌會、暖心盲盒等活動。
此外同步推進工會入會政策落地,覆蓋轄區內部分靈活就業人員,入會福利包含“騎士加油站”交通卡、免費保險、防暑御寒禮包等,讓新業態勞動者真切感受到“組織在身邊”的溫暖,更增強了新興領域從業者的城市歸屬感。
基層黨組織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民心凝聚的“最強一公里”。從星巴克的“就業橋”到盒馬的“公益攤”,從騎手們的“健康包”到社區的“和諧圈”,銅川綜合網格街區黨支部用一個個實事項目,勾勒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圖景。未來,黨支部將繼續以“民之所望”為“政之所向”,在服務中凝聚共識,在創新中破解難題。
原標題:《破解治理密碼,看這個街區黨支部如何架起黨群連心橋》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上海普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