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5月16日訊(通訊員 錢芳 蔣炅宇 記者 朱鼎兆)16日上午,在淮安市博物館,淮安警方將國家二級文物戰國青銅編鐘9件、一般文物戰國青銅鋪首銜環9件正式移交給淮安市博物館,而這18件文物均是淮安警方在偵破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區城南鄉“韓母墓”被盜掘一案過程中追回的文物,經國家相關部門批準,這18件文物由淮安市博物館收藏。
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區城南鄉境內的“韓母墓”現狀 朱鼎兆 攝
“韓母墓”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區城南鄉境內,一直被認為是漢初軍事家韓信母親衣冠冢,是淮安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墓葬封土高約8米,底部直徑約20米,周長90多米。2023年年底,文物愛好者發現“韓母墓”疑似被盜掘,盜掘洞口呈長方形,沿洞壁上下的腳蹬疑似人為挖出的,洞底被挖出大塊白膏泥,堆積在韓母墓上,盜洞底部,細看還遺留有疑似三合板和古木。淮安警方隨即趕赴現場調查,發現約5米深盜洞,根據現場遺留物,很快將8名涉嫌盜墓的犯罪嫌疑人抓獲。
警方移交“韓母墓”被盜掘的國家二級文物戰國青銅編鐘 朱鼎兆 攝
但是在案件偵破過程中經調查、審訊發現,因盜洞出現滲水、塌方,這8人并未實際盜竊到墓內文物。不過,淮安警方根據涉案嫌疑人供述,發現并成功破獲2021年一起盜竊“韓母墓”隱案,并于2024年初將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同時追回隱案9個被盜青銅編鐘和9個青銅輔首銜環。經專家鑒定,這些編鐘、輔首銜環均為戰國時期文物,其中9個編鐘被鑒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警方移交“韓母墓”被盜掘的國家二級文物戰國青銅編鐘 朱鼎兆 攝
案件發生后,淮安相關部門迅速對“韓母墓”采取保護措施。15日下午,記者驅車前往“韓母墓”發現,“韓母墓”位于一片密林之中,周邊還有其他的墓葬。在“韓母墓”周邊肉眼可見至少有5處攝像頭,其中包括部分球形探頭。一名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告訴記者,這些探頭均是在2023年底“韓母墓”被盜掘后才安裝的。
2023年底,韓母墓被盜時的盜掘洞口
淮安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有關專家表示,淮安警方追繳的青銅編鐘表明,過往的考證或有誤,“韓母墓”可能并非韓信母親衣冠冢,極有可能是一座戰國時期列侯墓葬,具有較高的研究和保護價值。
“韓母墓”周邊現在已安裝攝像頭 朱鼎兆 攝
在文物移交現場,“守望時光 法護文明——新修訂《文物法》背景下的地方文物保護成果展”也同時在淮安市博物館舉行,本次特展通過百余件文物、近百幅圖文資料,系統呈現淮安在法治護航、考古研究、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的豐碩成果,展覽將持續至6月上旬,免費向公眾開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