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正琦
中大型與大型SUV是近幾年新能源車企發掘出的“流量密碼”,似乎只要推出一款尺寸較大的SUV就不愁在市場上賣出高價。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些SUV的質量如何很少有參照指標。而車質網公布的一季度新能源(純電)中大型及大型SUV質量排行就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1.奧迪排名第一,自主品牌優勢盡顯
在車質網公布的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SUV質量排行(純電車型)上,上汽奧迪Q5(參數丨圖片)-e-tron以153的分數排名第一(分數越低代表質量越好)。
排在其身后的是問界M9,廣汽昊鉑HT與猛士917則排在第三與第四位。零跑旗下的C16排名第五。前五名中除了上汽奧迪Q5-e-tron外都是自主品牌的車型。
阿維塔11、東風奕派eπ008排在第六與第七位,而榜單后面出現了更多合資車型。凱迪拉克 IQ銳歌、一汽大眾ID.6 CROZZ、別克E5、E4排在第8到11位。
從這份榜單的排名可以看出,不少自主品牌的品控不錯,在市場中有良好的質量表現,超越了一些合資車型。
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自主車型都有良好表現。
2.蔚來三車低于平均值,合資高端品牌表現不佳
在這份中大型與大型純電SUV質量榜單中,紅旗的E-HS9以192的分數剛好處在統計車型的平均值上。
而作為中國新勢力車企的代表之一,蔚來旗下的三款車型ES8、EC7以及ES7的分數都低于這一平均值。這種質量評分略低的情況并非毫無依據,2025年3月,一名北京的蔚來ES8車主就遭遇了電門踏板故障。
雖然蔚來官方對其進行了迅速回應,但“疑似踏板斷裂”的質量問題帶來的輿論發酵還是對蔚來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
在榜單中還有一些高端合資品牌分數不佳,奔馳EQE SUV、蓮花跑車 ELETRE以及Polestar極星 4的分數也都高于平均值。或許在新能源合資品牌的質量一定比自主品牌更強的說法已經很難成立了。
不過,這些車型的分數與平均值相差不多。然而,一家頗具實力的國企旗下車型卻在榜單中獲得了墊底的成績。
3.上汽集團雙車墊底,智己飛凡如何破局
在榜單末尾,上汽集團的智己LS7、飛凡R7以235與241的分數排在倒數第二與倒數第一的位置。
事實上這兩款車型并不只是質量分數不佳,近幾個月的銷量更是捉襟見肘。其中,智己LS7在四月份的銷量僅為107輛,飛凡R7的銷量也只有63輛。
但表現不佳的質量評分和慘淡的銷量背后卻是上汽集團近幾年投入的大量資金與研發成本。其中,智己汽車更是被很多網友戲稱為上汽集團的“親兒子”,注冊資本為100億元,其中上汽集團出資54億元。
而且2024年上汽集團又追加了對智己汽車的投資。但除了銷量徘徊在1000-3000輛左右的LS6外。智己汽車旗下車型的月銷量大多只有幾百輛甚至幾十輛。上汽的投資看似沒有收到多少合理的回報。
飛凡汽車則更加慘淡,旗下兩款車型已經連續6個月銷量未突破500輛。對于汽車行業來說,解決較高的故障率一方面需要增加投入、改進工藝。另一方面,高銷量帶來的大量反饋與實際用車場景也是提升汽車質量重要的依據。
上汽集團這兩款車型不佳的品控很可能與其銷量不足,用戶反饋不夠有直接的關系。而在這種情況下,銷量不濟帶來質量不佳進而導致口碑下滑、銷量繼續下降、融資困難,如此品牌就很容易進入“死亡螺旋”,最終不得不退出市場。
或許,上汽集團應對智己與飛凡兩個品牌的發展進行更加清晰的戰略規劃,精準迎合市場需求造出爆款車型讓品牌脫離困境。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