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晚報5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羅凱)5月10日,岳陽廣濟醫院神經內外科為一名病程長達1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成功實施腦深部電刺激手術(DBS,俗稱“腦起搏器手術”)。手術由國內功能神經外科領域權威專家尹豐博士主刀,標志著該院在帕金森病外科治療領域邁上新臺階。
患者李爹63歲,10年前確診原發性帕金森病,長期服用多巴絲肼控制癥狀。近年來,其肢體僵直、運動遲緩等癥狀持續加重,單日藥量已增至10余片(遠超常規4片建議量),但藥效維持時間僅1至2小時,嚴重影響生活。經評估,患者已進入手術時間窗,廣濟醫院迅速啟動多學科協作機制,特邀尹豐團隊為其制定個性化DBS手術方案。
尹豐介紹,DBS手術通過植入腦深部電極及皮下脈沖發生器,以特定電信號刺激腦內核團,從而改善帕金森病的核心癥狀。“患者目前處于‘藥物開關期’,即藥效短暫且波動劇烈。DBS可延長‘開期’時間,顯著提升生活質量。”
術后,李爹的肢體僵直及運動遲緩有望得到持續緩解,日常生活能力將大幅改善。
尹豐作為中國功能神經外科領軍人物,深耕帕金森病治療20余年,累計完成DBS手術數千例。他坦言,早年因技術壁壘及費用高昂,DBS在國內推廣受限,但隨著國產起搏器研發及醫保政策支持,這一療法已逐步普及。“神經調控正取代傳統毀損術式,未來結合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更多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將受益。”
岳陽廣濟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與尹豐團隊的合作是醫院提升神經疾病診療能力的重要舉措。“未來將常態化邀請頂尖專家坐診,為岳陽及周邊地區帕金森、癲癇、腦癱、偏癱等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肢體功能障礙患者提供高水平治療。”尹豐亦呼吁公眾關注運動障礙疾病,早診早治可最大限度延緩疾病進展。
帕金森病是常見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相關。早期以藥物控制為主,中晚期需結合手術、康復等多手段干預。專家提醒,若患者出現藥效減退、癥狀波動或異動癥等,應及時評估手術適應癥。
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不僅為患者點燃新生希望,更彰顯岳陽廣濟醫院在疑難神經疾病領域的綜合實力,為區域醫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