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空軍真要“打擂臺”?
誰才是真正的第一還早著呢! 最近刷到很多關于中國空軍的消息,不光是殲-10CE在國外火了一把,現在國內閱兵訓練也越來越密集。
有些人開始喊了:“中國空軍要超越美國了!”聽起來確實提氣,但這事兒,咱還得冷靜看看。
不是一兩個鏡頭就能蓋棺定論的。
先說這波動作。
不止我們在動,美國那邊其實也沒閑著。雖然看上去好像有點“拖拖拉拉”,但他們在五代半、六代機這些方向上,還真是沒少折騰。
中國這邊的節奏很快,預警機連型號都快數不過來了。
艦載機也提速了,殲-15T、殲-35,甚至殲-50也開始冒頭了。聽著挺猛的,是吧?
確實猛。
還真不行。但你說這些就能秒殺美國空軍?
講真,很多裝備現在都還在測試和訓練階段。
雖然技術上領先了,但要真正形成戰斗力,沒個幾年功夫,是不現實的。而美國的F-22雖然老了,但人家手里就是有一套成熟體系在那放著。
雖然升級難度大,但人家早年那一波基礎打得扎實,現在改一改還是能頂用的。F-35更不用說,全球鋪貨,一堆國家一起用,戰斗經驗也越來越多。
所以,這不是你造得快,就一定能贏。這事得看誰能又快又穩。
這幾年國內空軍的發展確實讓人振奮。
殲-20、運-20、空警-500、直-20這些名字聽得耳朵都起繭了。光聽這些型號都覺得厲害,更別說現在都開始外銷、升級、批量服役了。
但你想,跟美國幾十年積累比,咱才剛開始幾步。
這就像打游戲。
你開局拿了個好裝備,但等級還低,技能也沒點全。
對面雖然沒你新,但技能熟練、操作穩當。
你就說,誰打得過誰?所以我覺得,那些一看見中國飛機亮相就說“世界第一”的,多少有點跑偏了。
當然,這不是說咱不行。恰恰相反,咱現在就是在追趕的關鍵階段。
一些技術方向,比如隱身無人機的整合,比如用殲-20指揮無人機群,這些真的不是鬧著玩兒的,是下盤大棋。但再好的棋,也得落子成局才行。
咱不能光說布局有多妙,結果一上戰場還得靠老家伙頂著,那就尷尬了。 還有個事兒我挺在意的。
美國那邊現在在“超級F-22”和“F-55”上下功夫,聽起來像是炒冷飯。但說真的,他們技術儲備深,一旦真搞出來,也不是鬧著玩的。
尤其是F/A-XX項目,雖然被推遲了三年,但誰知道這是戰術性退讓還是戰略調整?美國人干事慢歸慢,但往往最后一下才是最狠的。
說到底,這場“世界第一”爭奪戰,現在還遠遠沒結束。
我們是起跑快了一點,但馬拉松才剛開始。前半段跑得猛,后面沒體力也白搭。
現在咱們的優勢,是創新思維夠活,執行速度夠快,但劣勢同樣明顯——實戰經驗少,體系搭建剛開始。說實話,殲-10CE那場勝仗確實提氣,可你不能指望每次都靠一個人上去拼命贏回來。
而美國那邊雖然“慢性子”,但人家體系老道。
你看他們那套全球指揮網,還有跟盟友的配合,說實話,我們目前還達不到那個水平。
所以想真拼,得有足夠底氣,不能靠熱血沖。 我倒覺得,現在這個階段,別太把“第一”當回事。
咱不是在參加什么評比大會,得第一名發獎杯。真正該做的,是把這些領先的技術,變成真正能打仗的力量。
這才是正道。
而不是整天盯著名頭看,爭個高下的虛名。
而且你說,真打起來了,第一第二有啥用?打不贏就都是空談。
所以還不如多搞點實戰演訓,多整合資源,把每一架飛機都用在刀刃上。等真有一天,所有技術都實戰化了,體系也完善了,到時候第一名是誰,自然就清楚了。
歸根結底,不是咱能不能贏的問題,而是咱能不能穩。技術領先不算贏,能打贏才是真正的領先。
現在比的,不是炫技,是比誰更能扛得住未來的大考。
說到底,實力才是話語權,光靠“震撼”是震不出世界第一的。別急,咱這步子邁得正對,只要不飄,終點就在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