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儀刺耳的警報聲劃破寧德市醫院ICU(重癥監護室)的寂靜。
68歲的鐘先生(化名)因“咳嗽、氣喘3天”全身發紺,初步檢查顯示肺部存在少許炎癥。監護儀上的數字瘋狂跳動——心率增快,血壓低于正常值,乳酸值飆升突破15mmol/L(正常值<2.2mmol/L)。
這位曾與胃癌搏斗20年的男子,此刻正經歷著更兇險的生死劫:他的肺動脈被神秘栓子堵塞,右心室已膨脹至正常大小的兩倍,宛如一顆隨時爆裂的氣球。
迷霧重重:罕見瘤栓隱匿在血管深處
“肺動脈CTA(肺動脈造影CT檢查)沒發現栓塞征象?這不可能!”寧德市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樂道平盯著檢查報告,眉頭緊鎖。鐘先生的右心房壓力飆升至40cmH?O(正常值<6),D-二聚體數值突破檢測上限,所有跡象均指向致命性肺動脈栓塞,但影像結果竟是一片“平靜”。
醫院立即啟動多學科會診,呼吸科、心內科專家共同研判。進一步檢測發現,鐘先生的腫瘤標志物細胞角蛋白異常升高。
經全面排查,真相浮出水面:鐘先生肺動脈栓塞的病因,可能是體內胃癌殘留細胞引發癌性栓子或遠端微血栓形成所致。
肺動脈栓塞起病急、危害性大,其與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并列為世界范圍內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血流動力學監測顯示,鐘先生已出現右心功能衰竭和梗阻性休克,生命體征急劇惡化。
人工心肺搭建生命通道
“立即啟動ECMO(體外膜肺氧合)!”重癥醫學科團隊迅速行動。醫護人員在鐘先生的股動脈精準穿刺,隨著ECMO轉機的嗡鳴響起,鐘先生擴張的右心室開始回縮,右心房及肺動脈壓力逐漸緩解,同時呼吸機輔助通氣改善氧合狀態。
然而,危機遠未結束:鐘先生突發急性腎衰竭,醫療團隊連夜接入CRRT(連續腎臟替代治療),并輔以抗凝治療防止病情惡化。在ECMO運行期間,醫護人員24小時監護,動態調整治療方案。
歷經10余天奮戰,鐘先生的乳酸水平降至正常,右心大小及肺動脈壓力逐漸恢復,最終成功脫離ECMO、CRRT及呼吸機支持,轉入普通病房康復。
“ECMO不僅是設備,更是醫患共同的信念載體。”樂道平表示。ECMO是一種用于替代或輔助心肺功能的高級生命支持技術,適用于心源性休克、嚴重呼吸衰竭等危重癥患者。
近年來,這項被稱為“人工心肺”的技術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危重患者得以重獲新生。它不僅為急診科、重癥醫學科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也是現代醫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張帥
通訊員:周壽坤
編輯:李子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