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千山夏木蔭,野徑百草正欣欣。5月11日上午,秦淮區中醫醫院舉辦的第十四屆"進深山識百草采草藥"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如約啟程。秦淮區醫療衛專業人大代表聯絡站部分代表和政協委員、基層醫務人員、醫聯體單位成員以及社區居民等60余名中醫藥愛好者跟隨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秦淮區中醫醫院專家團隊,深入老山自然保護區,開啟了一場“識本草、悟醫道”的自然之旅。
專家領航
解鎖草藥奧秘
藥香彌漫的老山深處,專家們化身“行走的百科全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制藥過程控制與智能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圣金教授手持益母草告訴大家益母草是婦科圣藥,屬于唇形科,唇形科植物具有莖四棱形、葉對生、輪傘花序等特征。他讓大家仔細觀察益母草的莖四棱狀。大家紛紛上手摸,驚嘆果然如此,以前都不注意這些細節,神奇的植物原來不說話也能告訴我們答案。
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瞿城博士指著地上一片大葉植物說:這是車前草,種子叫車前子,全草均可藥用。是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葉子呈蓮座狀。具有利尿消腫、清熱明目等功效。
秦淮區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南京市名中醫薛亮講解說:半夏是一味不可少的好藥。我們在調節病人的情志、情緒,改善他們的睡眠,化痰解郁很多方面都少不了半夏。
秦淮區中醫醫院副院長、南京市名中醫李邗峻手持同時采的薤白和半夏說:這兩味藥是瓜蔞薤白半夏湯中的重要組方藥。具有通陽散結,行氣解郁,祛痰寬胸的功效。在現代醫學中常用于治療冠心病、老年咳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膽囊炎等疾病。
健康禮包惠及居民百姓
跨界聯動共筑健康橋梁
活動中,每位參與者獲贈特制中藥香囊,將“山間清風”帶回家中。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醫務人員深入交流基層中醫藥應用,社區居民感嘆:“這次活動,讓我從‘怕吃中藥’變成‘想懂中藥’!”
以自然為媒
傳文化薪火
山水之間見傳承。參與活動的人大代表們紛紛表示:沒想到看似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就是珍貴的中草藥。醫務人員表示,平時常用的中藥立體鮮活了起來,受益良多。社區居民驚喜地說,原來我平時吃的野菜也是中藥呀!
本次活動不僅是中醫藥文化的“沉浸式課堂”,更搭建了醫院-高校-社區-醫聯體的聯動平臺,推動中醫藥知識走進百姓生活;促進醫務人員多維度提升專業素養;強化醫聯體單位資源互通,助力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
青山不改,岐黃長青。“一株草,藏乾坤萬象;一座山,載千年醫魂。”秦淮區中醫醫院將持續以“中醫藥文化惠民”為核心,舉辦更多特色活動,讓傳統醫學智慧浸潤現代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