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2025北京市東城區“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鐘鼓樓舉辦,這場以“博物中軸古今共融”為主題的文博盛事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承辦。啟動儀式延續了博物館主題交流板塊,以今年國家博物館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為主題展開。
鐘鼓樓文物保護聯盟成立
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中心李斌副主任介紹了正陽門的歷史沿革,重點聚焦正陽門對北京中軸線的價值詮釋方式,并分享了箭樓“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藝、原做法”的修繕理念堅守,以及今年箭樓對外開放情況;北京文博交流館(北京市智化寺管理處)副研究館員楊薇從智化寺京音樂的展演和教學、古建保護修繕、展覽展示設計、文化活動、文創設計、志愿講解等角度分享了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的經驗;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所長李蔭心介紹了近年來北京鐘鼓樓以文物古建為骨,以創新形式為媒,通過文創打造、文化展覽等方式開展文物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在與會代表的共同見證下,由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發起,西安、南京、天津、保定、張家口、榆林六地鐘鼓樓管理機構共同參與的“鐘鼓樓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聯盟”正式成立,與會領導分別為7家鐘鼓樓管理機構頒發聯盟成員證書。未來,聯盟成員將圍繞文物展陳、保護修繕、文物活化、文旅融合等多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續寫“時間文化”的新篇章。
活動當天,首屆文博文創市集在鼓樓院內開展,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北京古觀象臺、宏恩觀、顏料會館、齊白石舊居紀念館等近20家文博單位參展。游客一邊欣賞古建的文化魅力,一邊游逛文創市集,挑選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據悉,本次文創市集將持續至5月18日,游客購買鼓樓門票便可進院參觀。
推出三條博物館游覽線路
另據了解,今年東城區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將推出《“中軸尋寶文脈古今”博物館游覽手賬》,聯動中軸線相關博物館,促進博物館文旅消費。手賬里包含三條博物館主題線路,分別以“中軸尋寶”“鼓韻新聲”“古今漫游”為主題。
其中,“中軸尋寶”線路,將串聯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皇城藝術館、王府井工美大廈、北京景泰藍藝術博物館,領略場館內中華文化瑰寶;“鼓韻新聲”線路以北京鐘鼓樓為始發點,串聯五道營胡同、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游客可在胡同街巷度過博物館時光;“古今漫游”線路將串聯正陽門箭樓、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前門大街和國家自然博物館,感受中軸線上博物館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余,還可以在前門國潮老字號“娛、樂、購”。
博物館手賬創新性地融合了路線導覽、藏品介紹與趣味貼紙,既滿足文史愛好者深度研學的需求,又為親子家庭打造沉浸式文化課堂。游客線上預約后可線下至鐘鼓樓免費領取。活動在線上設置了拍照分享和打卡抽獎環節,游客打卡超過3個點位并拍照發布至小紅書,即可參與抽獎并有機會領取鐘鼓樓文創產品。
舉辦多項文化惠民活動
活動期間,東城區部分博物館將推出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其中,北京鐘鼓樓將開設“四時鐘鼓聲傳古今”主題展,展覽將于5月16日面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將古建筑景觀與現代化設計進行創意性融合,通過圖文展示與互動裝置等方式,帶領觀眾回顧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40年來的發展歷程。舉辦期間,鐘鼓樓還將推出各類消費優惠折扣,如,AR眼鏡劇情式導覽惠民體驗,鼓樓院內的水飲、文創、VR等產品將向公眾推出消費優惠。
5月18日,東城區屬博物館文天祥祠則將聚焦府學胡同文化,舉辦胡同主題展覽,展現城市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共生關系,探討胡同博物館在公眾教育中的作用。此外還有各博物館自發開展的響應活動。這些活動將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普及和文化惠民功能,讓市民游客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的盛宴。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東城區是全國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也是北京文博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到今天,全區注冊備案博物館達37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數量達到9家,每10萬人平均擁有的博物館數量居全市首位。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