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辭格
編輯 | 以安
無人駕駛,“起飛”近在眼前。
近日,女版巴菲特、“木頭姐”Cathie Wood旗下的ARK基金再次加倉百度。自今年3月以來,該基金已連續6次增持百度股票。
3月24日,ARK基金曾一次性投入1224萬美元,合計1.2億元人民幣,對百度完成建倉。短短一個半月,其百度股票持倉數量已經翻倍,累計持倉289336股。
值得關注的是,百度也是“木頭姐”近期唯一一個加倉的中概股。
頻繁加倉百度背后,是這位知名投資人對中國無人駕駛的押注。2025年初,ARK基金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及投資展望報告《Big Ideas 2025》,認為無人駕駛是未來五年最具顛覆性的賽道,而中美正引領無人駕駛的發展趨勢。
在另一檔節目中,“木頭姐”指出,10年前預期能夠實現自動駕駛的公司,目前只有三家成功落地,分別是美國的Waymo、特斯拉和中國百度。
Cathie Wood分享2025投資觀點,圖/ARK基金YouTube賬號
作為人工智能浪潮中最大的一塊拼圖,無人駕駛將成為未來城市的基礎設施之一。這一歷史性的技術浪潮,不僅重塑了交通出行的未來圖景,更成為衡量國家科技實力與產業升級能力的關鍵標志。
這一次,中國無人駕駛走在了全球前列。
多國政府亮起綠燈,中國無人駕駛迎來收獲的季節
在大模型在物理世界加快應用的當下,加快發展無人駕駛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電裝公司的企業風險投資負責人Tony Cannestra的觀點或許能代表行業:"現在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過去10年所做的所有工作和投資終于融合成了我認為的第一波無人駕駛浪潮。"
據《一刻商業》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超50個國家為無人駕駛出臺相關政策。其中,中國已有超20個城市落地L4級無人駕駛測試,美國已有38個州施行特定自動駕駛法規。英國計劃2025年推行商業自動駕駛車輛服務,歐盟計劃在2026年建成統一法規框架,日本計劃2027年實現全國范圍L4自動駕駛,韓國計劃在2027年部署L4級自動駕駛汽車,加拿大已在6個省份強制要求自動駕駛測試許可。
與此同時,全球投融資賽道也再次火熱。
風投數據機構Global Venturing指出,無人駕駛行業投融資重新火熱起來,2024年,該領域投資達到90.6億美元,幾乎回到2021年風險投資熱潮高峰期。其中,谷歌旗下的Waymo在2024年11月籌得56億美元融資,領投方為母公司Alphabet;而位于倫敦的無人駕駛公司Wayve則籌得10.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軟銀、英偉達、微軟。
而近期各國政府與投資界的頻頻出手,均在指向一個事實:如今已經到了押注無人駕駛的關鍵時刻。
浪潮當前,作為中國無人駕駛的龍頭,蘿卜快跑在全球市場開花結果,迎來收獲的季節。
今年2月,阿聯酋AI部長奧馬爾·蘇丹·奧拉馬便曾表示“期待2026年World Governments Summit大會上,所有車隊都是由蘿卜快跑支持的無人駕駛。
這句話更深刻的含義在于,當地政府已經為蘿卜快跑亮起綠燈。果然,僅僅過去月余,蘿卜快跑就宣布落地迪拜,在迪拜市區展開無人駕駛規模化測試及服務,計劃在迪拜部署超過1000臺全無人駕駛汽車。
4月18日,迪拜道路和交通局(RTA)還與蘿卜快跑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計劃在迪拜開啟大規模無人駕駛業務布局。
道路交通管理局總干事兼執行董事會主席Mattar Al Tayer稱,與蘿卜快跑的合作將助力迪拜成為全球無人駕駛領域標桿。
此前,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也在高峰時段在北京開放道路試乘后,對蘿卜快跑伸出橄欖枝:“非常好,這就是未來!歡迎蘿卜快跑來新加坡?!?/p>
圖/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試坐蘿卜快跑
與此同時,蘿卜快跑的全球化步伐勢如破竹。
據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蘿卜快跑業務將擴展至瑞士與土耳其,并計劃在未來數月在瑞士建立實體公司,同時在歐洲與中東推進落地。
華爾街日報關于蘿卜快跑擴張歐洲計劃的報道,圖/華爾街日報官網
蘿卜快跑的海外版圖也逐步浮出水面:瑞士,身處歐洲“心臟”,土耳其更是歐亞非交通樞紐,一旦在瑞士和土耳其成功落地,也將幫助蘿卜快跑快速快速“敲開”歐洲、北非市場的大門,展現出中國無人駕駛的海外競爭力。
敲開全球市場大門,蘿卜快跑如何改變未來出行?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道路安全全球現狀報告》指出,每年全球有124萬人因交通事故喪生,而超速、酒駕、疲勞駕駛等人為因素是道路安全最大的風險。
如何用技術創新為用戶帶來更好、更安全、更具適應性的出行方式,也是多年布局無人駕駛的老牌玩家的發展愿景,Waymo如此,蘿卜快跑也是如此。
而從中國城市復雜道路場景中成長起來的蘿卜快跑,已然啃下“最難啃的骨頭”,逐步實現用技術挽救更多生命的愿景。
《一刻商業》獲悉,在香港的道路測試中,自去年12月至今,蘿卜快跑在港安全行駛里程超14000公里。在香港嚴苛的道路交通法規、復雜的交通環境、右舵左行的不同交通規則下,蘿卜快跑僅用5個月便實現擴區、載客試運行,成為唯一能在香港落地的無人駕駛公司。
“無論是讓車、切線,還是駛過環島,無人駕駛車均表現出色,與一般車輛無異?!?月10日,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親身體驗蘿卜快跑并分享了乘坐體驗。
圖/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試坐蘿卜快跑
而在這背后,實際上是一套成熟的技術系統來作為支持,包括實時更新的高精度地圖、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端到端自動駕駛大模型等等,保障了無人車上路的安全性。
以大模型能力為例,眾所周知,百度是全球最早部署人工智能的公司之一,經過十余年的堅定投入,迄今為止,百度的AI能力已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近期,知名投資銀行韋德布什證券公司從全球范圍內選出了30家“定義人工智能的未來”的科技公司,涉及硬件、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名單中,中國僅有兩家公司入選,其中一家正是百度。
作為大模型在物理世界的典型應用,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全面應用“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產品+安全架構”的方案,通過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確保車輛穩定可靠。
截至目前,蘿卜快跑累計提供超1000萬次出行服務,安全行駛里程超1.7億公里,從未發生過重大傷亡事故。 實際數據顯示,蘿卜快跑車輛出險率僅為人類司機的1/14,比人類駕駛安全10倍。
當然,對于蘿卜快跑而言,其競爭力并不止于安全性和技術能力。在與Waymo、特斯拉的競爭中,成本控制也將是核心競爭要素。
依靠大模型技術重構無人駕駛后,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價格僅需要20萬元人民幣,比特斯拉Cybercab更早落地兩年,僅相當于Waymo價格的1/7。
極致的安全性、領先的技術與成熟的落地經驗,也將助力蘿卜快跑在全球無人駕駛競速中占據領先優勢。
當下,在無人駕駛迎來規?;涞氐谋姸嗟貐^,從人們第一次見到無人駕駛車輛,到無人駕駛汽車集體涌進街頭的車流,時間已不需要太久。未來5~10年,技術的進化與落地終將帶來城市生活方式的變革,波及到每個人的生活。
而這場變革的起點愈發清晰地指向中國。短短半年,從中東的政策綠燈,到歐洲市場的拓展布局,蘿卜快跑展示出無人駕駛的中國速度與全球戰略,在賽道上飛速前進,重塑著世界各國對未來出行的想象。
未來出行終將變成什么模樣?或許答案,正在中國誕生。
(題圖來源于蘿卜快跑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