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15是我國所研發的一款擁有主動雷達制導,和超視距作戰、自主導引的空對空導彈,于2015年得到公開并服役,可以搭配在殲-10C、殲-20等戰斗機上。
本次在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就使用殲-10C戰機搭載PL-15導彈的外貿型號PL-15E,成功打下了包括陣風在內的多架印度戰機。
根據巴基斯坦方面所公布出來的雷達和錄音,以及在印度旁遮普邦巴廷達地區所發現的PL-15E殘骸,確認至少有一架陣風戰機被摧毀。
然而由于在印度旁遮普邦巴廷達地區所發現的PL-15殘骸較為完整,這使得不少人都在擔心,PL-15的核心技術恐怕要就此被印度所竊走。
一、PL-15E大展雄風,擊落陣風戰機
我國的PL-15導彈開始研發于二十一世紀初,并于2011年開始測試工作,兩年后PL-15裝載在殲-20的彈艙內,獲得曝光。
那時候,由于正式名稱還沒出來,中國的軍迷們大多數都將其稱作是PL-13。
又過了兩年后,也就是2015年,這款導彈方式正式服役,并被命名為PL-15。
PL-15的主要目的,就是取代PL-12,成為我國各式戰斗機所主要搭載的空戰武器,在殲-10C、殲-20、殲-35、殲-15、殲-16等戰斗機中,都可以搭載PL-15。
相比于上一代的PL-12來說,PL-15擁有更長的雷達探測距離,更強的抗干擾能力以及更遠射程。
該導彈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長4米,重230公斤,并裝有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速度5馬赫。
可直接對加油機和預警機這樣的高價值目標進行有效攻擊,明顯提高了我國解放軍的區域拒止能力。
2021年我國在航展上展出了PL-15的出口型PL-15E,根據展覽中公開的數據,PL-15E重210kg,射程145km。
根據這個數據,不少軍事專家推測,我國自用版本的PL-15導彈,其合理射程應當在200km以上。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六月份,作為我國傳統友好國家的巴基斯坦一口氣訂購了240枚霹靂-15導彈,用于捆綁前年所購買的殲-10C戰斗機。
這是這款導彈的首次外銷,沒想到短短四年后,這款導彈的首次實戰,也是由巴基斯坦來完成的。
在今年五月份初所爆發的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空軍宣布他們成功用殲-10C戰斗機,通過發射多枚PL-15E空對空導彈,成功擊落印度空軍的三架陣風戰斗機,一架蘇-30MKK和一架米格-29戰斗機,還有一架無人機。
然而由于缺乏實質性的證據,西方媒體一直都對PL-15E導彈干掉陣風戰機一事保持懷疑。
后續隨著巴基斯坦方面公布了戰斗時的雷達數據和錄音,以及印度方面承認了至少三架戰機被摧毀,再加上后續印度方面在印巴邊境發現了多枚PL-15E殘骸。
綜合這一切信息后,這才使得西方媒體逐漸承認了巴基斯坦空軍用中國產的殲-10C戰機和PL-15E導彈,干掉了此前在性能方面備受好評的法國陣風戰機。
但即便如此,西方媒體也只不過承認被PL-15E摧毀掉一架陣風戰機而已。對于巴基斯坦軍方所宣稱的摧毀三架陣風戰機的說法,他們依舊保持質疑態度。
不過就算只有一架陣風戰機被摧毀,PL-15E的整體發揮也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了,讓國內外不少軍事愛好者,對于我國的軍工實力都刮目相看了。
二、印度繳獲近乎完整的PL-15E殘骸
就在5月9日這一天,有不少印度媒體對外宣稱,陸陸續續在印巴邊境多地,成功繳獲了至少四枚PL-15E導彈殘骸,其中有一枚較為完整,除了戰斗部和導引頭外,其他部分都近乎完好無損。
由于這款導彈是第一次投入到實戰中,而且也是當前中國空軍的主力導彈之一,其任何遺留的部件都將可以引起印度當局,以及整個美西方的關注。何況本次所發現的是屬于近乎完整的殘骸,更加引起國內外的注意。
同時,這也讓不少國內朋友開始為此感到擔憂,認為印度在繳獲了這樣的殘骸后,是否可以做到竊取里面的核心技術?
對此,我們著實不必感到太過于擔憂。因為PL-15E導彈是內置有自爆裝置的,當其沒能擊中目標或者燃料耗盡的時候,就會啟動自爆裝置,摧毀自身,一般不太可能留下完整殘骸的。
從印度媒體所公布出來的圖片來看,PL-15E導彈雖然看起來比較完整,但實際上短了一大截。而所短的這一大截,就是缺少了關鍵的戰斗部和牽引部。
也就是說,印度方面所繳獲的,頂多只能算是完整的推進部外殼而已,而不能算是完整的殘骸。
對于這樣的一個外殼,如果說完全沒有技術含量,是不對的。但只能說,印度拿著這樣的殘骸,將難以竊取到PL-15E導彈的核心技術的。
作為一款外貿版的導彈,我國既然敢將其出售出去,自然也就是考慮好了泄密問題。
而且就算真的泄密了,讓印度借此搞出了一款自研版本的PL-15E導彈,也沒有多大用處。
因為現代戰爭,早就不是單武器的斗獸棋了,而是一整個武器系統的較量。一款武器就算其紙面數據看起來再先進,沒有對應的體系來作為依托,只是進行單打獨斗的話,也發揮不出多大作用來的。
印度就算成功利用殘骸,復刻出了PL-15導彈,但由于缺乏與之相配套的,牽引系統和發射系統,其威懾力最終也只能算作是一般而已。
還有PL-15E作為一個外貿版,印度如果想要復刻自研的話,完全可以從中國買一批完整的過去慢慢研究;如果中國不肯賣,也可以完全通過第三國間接購買。
總之,印度想要搞到完整版的PL-15E導彈,不會是一件難事,既如此他又何苦去對著一具殘骸研究呢?
之前,PL-15E導彈就已經大大方方地擺在珠海航展上供各國購買。
根據一些外國媒體的報道,就連美國也通過第三方渠道購買了PL-15E導彈回去,讓自己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中國的導彈技術究竟發展到何種程度了。
美國之所以要通過第三方渠道購買,主要原因也不是中國不肯賣,而是單純沒臉公開買,但又想要了解中國的導彈技術,就只能通過第三方渠道的方式來購買了。
三、印度撈取到的殘骸有什么用?
既然PL-15E由于內置自曝裝置、外貿版技術閹割、體系化差異等原因,導致即便印軍就算拿著完整殘骸,并成功做出逆向技術回推的話,也不會有什么實際的用處。
那既然如此,本次印度媒體又為何要大肆宣傳,自己所已經撈取到的殘骸比較完整呢?
這么做主要有以下目的,一是為了更好做輿論宣傳,欺騙那些不懂軍事的印度人。
本次就有不少印度人相信,既然PL-15E的殘骸是比較完整的,那么就說明其很可能沒有命中目標,或者說這是一發啞彈。
這兩種情況都可以推導出一種結論,那就是中國的PL-15E導彈技術水平不行,根本沒有擊落印度的陣風戰機,那是中國和巴基斯坦方面為了輿論宣傳,所故意放出來的假消息。
總之推導到最后,這具所謂較為完整的PL-15E殘骸,就成為本次印巴沖突中,印度贏了,而巴基斯坦輸了的鐵證。
全然不顧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巴基斯坦空軍在打出兩發PL-15E導彈后,由于第一發已經成功命中目標,導致第二發因為失去目標而燃料耗盡墜落自爆,進而形成了如今這具比較完整的殘骸。
不過大多數印度人來說,他們會自動過濾掉這種話,不利于己方的推測,進而使得印度政府和媒體依舊可以靠著這么一塊較為完整的殘骸,就達到輿論宣傳上的勝利。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后續還可以對這具殘骸做一番逆推,進而對外宣布自己已經成功破解中國的核心軍工技術,讓印度人可以在印度政府的輿論宣傳中再贏一次。
還有,印度政府還可以考慮拿著殘骸移交給美國等盟友,來換取一些實際好處。
不過同樣的,由于殘骸缺乏最為關鍵的牽引部和戰斗部,導致剩下的這個推進部的殼子缺乏技術研究的價值。
再加上前文已經提到過了,美國那邊已經早就通過第三方渠道,購買了完整的PL-15E導彈,要研究的話肯定是研究這種完整的,會比較好。
拿一個只剩下殼子的殘骸,是沒啥好研究的。
故而,印度政府所撈取到的這個PL-15E殘骸,主要只有輿論宣傳上的意義,難得借此得到我國的核心技術或者其他的實際利益。
【結語】
總而言之,本次PL-15E所在印巴沖突中,展現出來的性能,可以說是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
很多人在此之前都難以想到,吹得神乎其神的陣風戰機居然在PL-15E導彈面前,如此的不堪一擊,沒有反制之力。
從另一個側面也看得出來,我國當前的軍工實力是不容小覷的,掌握了不少核心技術。
至于那個被印度政府所撈取到的,所謂較為完整的殘骸,更多只能起到輿論宣傳和心理安慰劑的作用。
我國早就通過了內置自爆裝置等方式,很好地防止了核心技術的泄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