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5國際博物館日濟南主會場活動暨“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泉·城歷史文化特展”啟動儀式在山東博物館舉辦?;顒右浴翱焖僮兓鐣械牟┪镳^未來”為主題,為廣大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博盛宴,向市民游客發出“觸摸泉城歷史、感受文化脈動”的誠摯邀約。
雜技秀《俑躍千年》拉開了開幕式的序幕,節目以濟南市博物館藏文物“西漢彩繪樂舞雜技陶俑”為原型進行創作,融合漢舞韻律與雜技技巧,勾勒出國泰民安的漢代風情。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濟南市文物局局長馬利,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二級巡視員劉暉,山東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劉延常分別致辭。
山東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劉延常在致辭中表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為主題,精準聚焦于當下社會、科技與環境變革的時代浪潮,對博物館的發展提出了時代之問。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積極推動自身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由“文化守護者”向“社會創新引擎”的轉變,成為當代博物館面臨的共同課題。山東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央地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始終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近年來,山東博物館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構建起“管理與治理”“學術與科研”“展覽與展示”“教育與宣傳”“觀眾與服務”五大工作體系,同時積極探索跨界合作、科技賦能、資源聯動等創新路徑,開創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態勢,為全省博物館建設提供了成功范式。去年,山東博物館成功躋身15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行列;今年,在全國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工作中獲得優秀等次,充分彰顯了在全省博物館中的龍頭作用。今后,山東博物館將繼續發揮省級館的引領帶動作用,為全省博物館協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當下社會,博物館的使命已從“守護歷史”向“賦能未來”延伸,這個過程始終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的全程護航。知識產權保護不僅為博物館的創新實踐提供堅實保障,更在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在啟動儀式上,山東博物館與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現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文化創意 + 知識產權”立體保護網,旨在通過雙方優勢互補,進一步激發文化創新活力,推動博物館資源與知識產權深度融合,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文化體驗,助力山東文化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當科技與文明相遇,歷史的厚重便有了輕盈的翅膀。近年來,山東博物館積極探索數字化展示與互動體驗,借助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讓館藏文物“活”起來,拉近歷史與公眾的距離,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與力量。在活動現場,山東博物館與新之航傳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歌爾創客數字創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啟動“山東博物館系列數字化沉浸展項目”暨“南北極探索中心數字體驗項目”與“山東博物館數字展廳”,以科技賦能促進文化新生。該項目將深入挖掘館藏資源,通過數字化手段創新展示形式,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推動文化遺產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為公眾呈現更加生動立體的歷史文化畫卷。此次合作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文化傳承的創新實踐,標志著山東博物館在數字化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山東博物館將繼續攜手各方力量,深化科技與文化的融合,讓悠久的歷史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為公眾帶來更加豐富、立體的文化盛宴。
活動為2024年濟南新設立備案的6家備案博物館授牌,為2024年度全市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獲獎單位頒獎,發布“2025年度全市博物館研學旅游優秀產品”,為濟南市2025年度博物館講解大賽獲獎代表和優秀組織單位頒獎,啟動“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泉?城歷史文化特展”。
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這個博物館人共同的節日,山東博物館向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供給和服務,呈獻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推出“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特展”“長河共飲 草原吉金——鄂爾多斯青銅文明展”“銀雀山漢簡文化展”等三大新展,全新上線6項數字展覽,推出百工萬物學塾公益課程與文物修復觀摩、以及“齊魯青未了——博物館主題教育”等系列研學活動,組織公益鑒定和精品自然標本零距離展示活動,新出版《齊魯瑰寶——百件文物看山東》《器以載道——山東晚期銅器的古意與新義》兩本圖書。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觀眾體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深入感知歷史的厚重與活力,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促進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