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5年5月17日12:12,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96A發射工位,“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二運載火箭點火起飛,隨后將天儀29、天儀34、天儀35、天儀42星、天儀45、天儀46 等6顆衛星精準送入太陽同步軌道(SSO),衛星帆板、天線均順利展開,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天儀29”(“地質一號”)、“天儀34”(“南科大一號”)、“天儀35星”(“南昌航空一號”)、“天儀42”、“天儀45”(“北郵二號”)、“天儀46”(“北郵三號”) 均基于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的衛星平臺研制,其中“天儀42”為微波遙感衛星,配備合成孔徑雷達(SAR);“天儀29”、“天儀35”為光學遙感衛星;“天儀34”、“天儀45”、“天儀46”為空間科學實驗衛星。
“朱雀二號”改進型(“朱雀二號改”)整箭高47.3米(配備直徑3.35米整流罩狀態),一二級直徑均為3.35米,起飛質量219噸,起飛推力282噸,(可實現)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SSO)運力4噸。
相較于“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一,遙二火箭進行了多項升級,一級發動機推力提升;取消一級氧排放連接器以簡化測發流程;整流罩由金屬材質升級為復合材料;采用準實時風修正彈道設計技術等。
“天鵲12A”(TQ-12A)液氧甲烷發動機
“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二火箭關鍵改進在于一級主發動機,由遙一的“天鵲12”替換為“天鵲12A”(TQ-12A)液氧甲烷發動機,單臺海平面推力720千牛(約73噸)。相較于“天鵲12”,“天鵲12A”推力提高9%、比沖提高40 m/s(約4s)、重量減輕100千克,推動火箭運力進一步提升。
本次任務“朱雀二號”系列火箭首次配備直徑4.2米、全長8.7米的復合材料整流罩(端頭帽采用層壓玻璃鋼,馮卡門段和柱段為碳纖維夾層結構),提升了任務適應性。
至此,“朱雀二號”改進型取得2連勝,“朱雀二號”系列火箭取得4連勝。目前,“朱雀二號”系列火箭已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批量發射交付階段的民營商業液體火箭,將支持中國衛星互聯網建設和商業發射任務。
本次任務是2025年“朱雀二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第10次發射、中國28次發射和世界第106次入軌航天發射。
作者:木蘭星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