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8日是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榜首的紀念日。而今年的5·18,對于上海昆劇團而言更為特殊。恰逢上海昆劇團昆曲學館十周年,上海昆劇團于5月16日-18日,連續三天在天蟾逸夫舞臺推出了“春色如許——上海昆劇團昆曲學館十周年暨慶祝518昆曲非遺日系列演出”。
《三醉》【紅繡鞋】——蔡正仁 黎安 倪徐浩 譚許亞 衛立
第一晚的“春色如許”主題演唱會和之后的兩場《上海昆劇團昆曲學館十周年折子戲專場演出》,展現了“學館制”十年的成果。三天的演出集中了上昆“五班三代”的藝術家的強大陣容,從中看到昆曲藝術的延續,也讓觀眾看到演員們的藝術成長。
《尋夢》選段——張洵澎 袁佳 汪思雅
《小宴》【泣顏回】——張靜嫻 余彬 張頲
所謂“學館制”,是上海昆劇團從2015年開始試點、“一團一策”改革的重要內容。“學館制”面向全國邀請知名藝術家來上昆傳承劇目,以“活態傳承”為理念,“宗脈延傳、承戲育人”為宗旨,傳承青年昆曲演員學習近300出經典折子戲、20臺大戲,進一步夯實了他們的藝術根基,也讓昆曲這一世界級非遺有更多的劇目得以傳承保留。
《拆書》【一江風】——岳美緹 胡維露
在5月16日的首場演唱會上,上海昆劇團昆大班的國寶級藝術家都來到了現場,和年輕演員們同臺演唱了近30個代際相承的代表性唱段。演出也還原了昆曲學館里學生向老師學戲的場景,傳統藝術代代相傳的精神讓人動容。整場演唱會分為【序曲】【映照】【回響】【和鳴】四個篇章,以音樂、多媒體等多元形式貫穿始終,老中青三代昆曲人再次相聚在逸夫舞臺,臺上臺下氣氛極為溫暖熱烈。
《扈家莊》【水仙子】——王芝泉 趙文英 錢瑜婷
《問探》選段——張銘榮 婁云嘯 譚笑 孫培然
5月17日、18日的兩場折子戲,則是由10年來“學館制”傳承的劇目精挑細選而來。兩場演出集中了昆三班、昆四班和昆五班年輕一代的上昆中堅一代。《三戰張月娥》《驚丑》《撞鐘分宮》《洗浮山》《見娘》《女彈》《喬醋》這7個折子戲,既有考驗唱功表演的文戲傳承,也有武戲絕技的驚艷呈現,都是10年間演員們由老師口傳心授學得,以及在不斷學演結合中有更多體悟和進步。
《折柳》【寄生草】——梁谷音
《彈詞》【煞尾】——計鎮華
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學館的意義不僅是技藝傳承,更是精神的傳遞,文脈的賡續。今日‘春色如許’,既是致敬傳統,也是面向未來的嶄新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