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有人說:“旅游就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到別人待膩的地方去。”要我說,旅游本身就是好奇,而純粹意義上的旅游,其實就是尋找心靈的舒暢。于我而言,旅行的意義,從來都不只是遠方,而在于我心中的那縷煙火和我腳下的這片熱土。
我們跋山涉水,尋找詩和遠方,尋覓那一縷誘人的人間煙火。1956年,那一聲震驚世界的大爆破,那一團形似蘑菇云騰起的煙塵,就成了白銀人心中永遠的煙火。從那一年起,高高聳立在白銀市的那座煙囪,猶如白銀人遠行歸來的燈塔,照亮了回家的路。
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景觀就是被譽為“中華自然奇觀”的黃河石林。它河水煙嵐,林園迤邐。奇峰拔地,林峰飄渺。砂山偉岸,巖石剛毅。玉樹臨風,千奇百態。身形多姿,栩栩如生。在這里,都能找到你心中如愿的圖騰,激起你“我與青山皆未老,青山與我共得閑”的閑情。
黃河如一條金絲帶,流經白銀258公里。黃河大峽,是永不停息,奔騰萬年的金戈鐵馬。咆哮的大浪,跌宕的激流,穿過固若金湯的峽門,迂回曲折地走在白銀大地。
黃河濕地公園,蒹葭蒼蒼,蒲草蕩漾,鶯歌燕舞在水一方。黃河灣,民宿旅行者的港灣,頭枕黃河聽潮聲,舉杯邀月賞清風。
花村·顧家善,600多年歷史。花的種子從江南移植到西北深處,扎根盛放。移動的花海成了黃河兩岸美麗的風景線。古韻·大川渡,是水與花相戀的老地方,曾是我深深眷戀的故鄉。強灣老“鄉坊”,是一個遠去的背影,她飄香著迷人的老醋味,散放歲月的芬芳。石村·萱帽塔,村北那朵風蝕的大蘑菇,已成我回家的導航。河有仙島,塬有“桃園·羅家灣”;“大坪花海”是桃園的延伸,是幻境,是迷夢,也是旅游者的天堂。這“六朵金花”是黃河的女兒,也是白銀的赤子。
一橋飛架南北,溝壑變通途。平堡黃河吊橋,黃河第一座農民建造的索橋,半個多世紀來,已成為農民的致富橋。靖遠鐵橋,是黃河唯一集公路和鐵路兩用的大橋。橋在蒸汽火車隆隆的煙火里,它深深地鐫刻在一代人的記憶中。歲月不敗楓橋客,只因黃河已如畫。
靖遠鐘鼓樓,是這座城市的坐標。法泉寺的晨鐘暮鼓,敲著歷史的金鐘,純凈著這片土地。水岸三合天然美景,人們樂此不疲水岸樂園。
千年窯火,百年古渡。千回百轉的窯火,繪就了平川多姿的生活。 黃河筏子客,用不朽的號子,唱響浪尖上行走的人生,奏響黃灣古渡滔滔的鳴歌。
黃河南翼會寧。山川迤邐,梯田縱橫。會寧兒女,耕讀傳家,?拓墾耕耘八百年;孝忠教子,莘莘學子報國情。會寧,是萬里長征路上的一面紅旗,是三軍會師圣地。登臨會師樓,放眼望去,這片鮮血染紅的土地,藍天一樣純凈,大地一樣忠誠 。
黃河北翼景泰。歷歷晴川,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綠甸萬里。文明的光火,在此燃燒。索橋古渡,絲綢之路上的著名渡口。那是多少文人墨客、商賈俠客,仰望長安,夢回大唐的濤聲回蕩。永泰龜城,不倒的城池,在戰火連天的古代,是英雄的出處。在和平年代,是守望歲月的先鋒。同樣,在一望無垠的大漠,有“中華之最”的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將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夢想,變為現實。昔日戈壁,變成米糧川。
來吧,朋友。來到這里,都能找到你的老鄉,聽聽他們的故事。旅游的目的不就是尋找根脈,尋找心中的那個家,或尋找下一個新的方向。有內涵的故事,才能積淀旅游的厚度。如果要遠行,請帶上白銀,帶上感動,你旅途的路才不寂寞,旅行的路才會豐盈。
★來源:白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