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練塘古鎮的石板路,循著青苔斑駁的巷弄前行,忽見一彎碧水橫亙眼前,順德橋便如一位素衣老者,靜立在三里塘市河之上。這座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的古橋,歷經數百年風雨,仍以舒展的身姿連接著兩岸。
初識古橋,先被它的滄桑氣韻所攝。橋身由三跨平梁架構,長17.5米、寬2.4米的橋面鋪著凹凸有致的青石板,每一步踩上去,都能感受到石紋里沉淀的歲月。三根并立的石柱撐起橋體,柱身布滿風雨侵蝕的溝壑,指尖觸碰時,粗糲的質感仿佛將元代的晨露、清代的煙雨都傳遞到掌心。行至橋中,最難忘兩側的古樸裝飾。石護欄上雕琢著蓮紋望柱,圓潤的抱鼓石靜守橋頭,細看紋飾已有些模糊,卻更添了幾分溫潤如玉的質感。倚欄而立,但見兩岸白墻黛瓦倒映水中,河面浮動著碎金般的陽光。駐足品讀楹聯,更覺文脈綿長。“九峰列翠重鎮,桃源早發;鶴蕩漁歌晚唱,三泖行帆”的楹聯,勾勒出練塘河湖的靈韻。
暮色四合時,古橋更顯從容。夕陽將橋身染成琥珀色,站在石階上,看孩童追逐著晚霞跑過橋面,看婦人提著竹籃從橋欄旁走過,忽然懂得,這座橋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生活的參與者。那些被磨得發亮的石階,那些被歲月包漿的欄板,都鐫刻著古鎮最真實的生活印記。
這座被列為青浦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橋,吟誦著江南的千年風雅,在游客的驚嘆與鄉人的日常中,繼續書寫著它的傳奇。當我們走過順德橋,踏過的不僅是17.5米長的石橋,更是江南水鄉綿長的文脈,是刻在時光褶皺里的永恒記憶。
記者:魯雯雯
攝影:魯雯雯
編輯:李璨(名優)
責任編輯:沈偉群(首席)
終審:張全權(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