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裴詩語/文 施向輝/攝)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孩子們充滿童真與想象力的小腦瓜里,會用怎樣的語言去描述這世上千奇百怪的生物呢?5月18日,紅山動物園舉辦了“與詩‘童’行”活動,著名詩人藍藍與孩子們加入了一場深度紅山行。孩子們盡情揮灑創意,書寫屬于自己的詩歌篇章。
“野豬和家豬到底存在哪些區別呀?”“為什么小熊貓的肚子和四肢是黑色的呢?”當天上午,在紅山動物園科普老師高原的悉心引領下,孩子們滿懷著好奇與期待,先后走進了本土物種保育區,接著又來到了中國貓科館、高黎貢等地。
一路上,孩子們仿佛踏入了一個神奇的自然世界,各種各樣的多彩生命呈現在他們眼前,他們深入了解了生物多樣性所蘊含的生態價值,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哇,野豬居然是雙眼皮的!”“小熊貓睡在那么高的樹上,怎么就不會掉下來呀?”孩子們一邊睜大眼睛認真觀察著這些有趣的動物,一邊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新奇發現記錄在本子上,仿佛一個個小小的自然探索家。
詩人藍藍表示,很多家長對孩子寫作文會設字數、結構等要求,而寫詩其實是很好的訓練寫作能力的方式,因為寫作文易陷入固定模式,寫詩則更自由。“寫詩能讓孩子表達獨特感受,每個孩子個性不同,觀察事物會有不同想法與感受,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并真實表達思想情感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文學實踐與教育。”
藍藍認為,好的童詩要有童趣、童真,文字要有感染力,能體現對事物的思索與新發現。此外,寫詩需要采風,到動物園這類地方與自然、動物親密接觸可獲取靈感,刺激想象力。
“頭上hēihēi的,wěi巴長長的……”在自由創作的階段,孩子們紛紛拿起筆,將自己對動物細致入微的觀察記錄了下來。一行行文字,雖略顯稚嫩,還有的夾雜著拼音,但字里行間卻滿是童真童趣,仿佛將一個個可愛的動物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眼前。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藍藍說,大多數孩子都在今天寫出了人生的第一首詩,“他們是最自由的,他們的詩歌中會有很多驚喜和意想不到的收獲。”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宣傳教育部負責人馬海燕說:“今年已經是紅山動物園第三年舉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與詩‘童’行活動了,我們肩負著一個重要的目標和任務,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傳遞給廣大公眾。”
“我們看到了小朋友們身上那些熠熠生輝的閃光點,他們有著無窮無盡的創造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敏銳的發現力。”馬海燕說,“小朋友們創作出來的詩歌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能夠讓我們的工作更輕松地被大眾所接受,這無疑也是一種拓展受眾范圍的破圈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