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夏天,冷飲無疑是很多人消暑的“利器”。然而,有一個中醫世家卻執行著一條幾十年的家規——不準喝冷飲。這條家規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卻讓這個家族的人身體都非常健康,90歲的人看起來就像60歲一樣。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健康密碼呢?
冷飲對陽氣的損傷
中醫認為,夏季是“養陽”的好時機。在這個季節里,人體的陽氣最為旺盛,我們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保護好體內的陽氣。然而,冷飲的攝入卻會對陽氣造成極大的損傷。
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它具有溫煦、推動、防御等作用。當我們攝入過多的冷飲時,冷飲的寒涼之性會直接損傷人體的陽氣,導致陽氣不足。陽氣不足的人會出現面色發白、精神不振、胃腸道消化能力下降等癥狀,長此以往,免疫力也會下降,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冷飲對脾胃的傷害
人體脾胃的特性是“脾喜燥不喜濕”“胃喜溫不喜涼”。冷飲的寒涼之性會加重體內的寒濕,對脾胃造成很大的傷害。脾胃是人體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它們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營養物質,供人體吸收和利用。如果脾胃受到損傷,就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導致消化不良、胃痛、腹瀉等癥狀。
《本草綱目》中記載,宋徽宗經常腹瀉,久治不愈,原因便是貪吃冷飲,損傷陽氣,導致脾胃虛寒。
冷飲對血管的影響
冷飲不僅會損傷陽氣和脾胃,還會對血管造成不良影響。由于冰冷食物的刺激,消化道血管會急速收縮,升高血壓。這對于原本就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問題的人來說,非常容易加重病情。
曾經有報道稱,浙江一位40多歲的鄭先生在夏季為了消暑,喝下了剛從冰箱取出冰鎮過的綠豆湯,沒過多久就鬧起了肚子,感覺都要虛脫了。經過一番折騰,次日醒來,鄭先生手腳沒力氣、走路也不穩,連講話也含糊不清。家人趕緊把他送到醫院,經過檢查,確診為腦梗死。醫生表示,大多數情況下,腦中風是內因與外因共同所致,鄭先生有高血壓及多年煙齡,一碗冰鎮綠豆湯剛好使血管收縮,多種因素疊加,腦梗就發生了。
冷飲不能清心火
很多人認為,冷飲能夠“瞬間降火”,在炎熱的夏天吃冷飲可以清心火。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貪吃寒涼食品和冷飲不僅不能清心瀉火,反而會損傷脾胃和人體陽氣。
對于陰虛火旺體質的人群,如果外感風熱,出現發熱寒顫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具有清熱瀉火、涼血退熱功效的藥物,而不是通過吃冷飲來使自己感覺“舒適”。
健康解暑的正確方式
既然冷飲有這么多危害,那么在夏天我們應該如何解暑呢?其實,最解暑的飲料是溫水。溫開水,也就是煮沸后自然冷卻至20~25℃的白開水,既能迅速解渴,又不會引起腸胃不適。而且,喝稍微溫熱的水能使血管擴張、促進排汗,從而帶走人體的熱量,使體溫真正下降,就會感覺非常涼爽。
如果夏季因為貪涼而腹瀉,不妨試試姜茶烏梅飲。姜有利于陽氣的升發,可以在夏天適當吃一些。配方是將生姜10克、烏梅肉30克切碎,和綠茶6克,以沸水沖泡,蓋嚴蓋子,溫浸半小時,再加紅糖少量。稍放一會,放溫熱后一次喝下,每日3次。
【小薇提醒】:冷飲雖然口感清涼,但卻隱藏著諸多健康隱患。我們應該遵循中醫的養生理念,拒絕冷飲,守護好自己的健康。在夏天,選擇健康的解暑方式,讓我們的身體在炎炎夏日中依然保持健康和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