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郵輪模型面對面、用船槳綻放青春、在實驗室體驗奇幻的海境航行……
上周末,位于臨港的上海海事大學舉辦“相聚海大,逐夢深藍”第十四屆校園開放日活動暨第十屆實驗室開放日。
本次活動面向社會全方位展示上海海事大學的教學設施、豐富的航運文化和多彩的校園生活,同時設立招生咨詢點,為廣大考生及家長提供招生咨詢服務。
上海海事大學擁有全國首個高校校園內的帆船基地
新專業亮相開放日
就在校園開放日舉辦前,上海海事大學迎來一個好消息——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 年)》中,該校申報的 “國際郵輪管理” 本科專業獲批。
國際郵輪管理專業主任李華教授向參觀者介紹:“我們將依托學校百年航運基因,結合郵輪產業發展需求,構建‘三維一體’培養體系。相應課程將接軌國際前沿,強化外語能力培養,同時加強與國際郵輪企業深度合作,通過訂單培養、雙師課堂深化校企融合。未來畢業生可在郵輪產業鏈、文旅等多領域就業,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發展注入新動能。”
2004級航海技術專業校友郁明軍也來到開放日現場,他感慨:“作為上海海事大學的畢業生,看到學校不斷開拓新領域,我感到非常自豪。”
探索航海技術奧秘
此次校園開放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學校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如“如夢令·奇幻海境”航海模擬器、“沁園春·機艙漫步”船舶機艙綜合實驗室、“吳淞”輪組合式特種液貨模擬船等,真實還原海上場景,為參觀者與相對專業的學術知識搭建起一道橋梁,讓參觀者親身體驗航海樂趣。
商船學院工程師鄒緒平介紹:“航海模擬器可以應用于多種船只模擬,為同學們提供多種船只體驗,還可以模擬海洋航行的突發狀況,如大霧,臺風等。”
校園開放日當天,上海海事大學與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聯合舉辦“揚帆四海·絲路遺韻”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古船模展覽。展覽以通過1:25比例精工復原的“泰興號”福船領銜,集中展出十余件珍貴古船模型,對中國木帆船建造的八個主要階段進行展示,讓觀眾得以近距離觸摸水密隔艙等古代“黑科技”,感受中國古代航海文明的璀璨光芒。
“揚帆四海·絲路遺韻”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古船模展覽
新民晚報記者獲悉,為了讓來訪者對學校的學科和專業有更好的了解,該校上周末共開放了25個特色實驗室以及多個科技體驗項目,如水下通信與海洋網絡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高低溫摩擦磨損實驗室、科學體驗館、陶藝實驗室等。
原標題:《如夢令·奇幻海境、沁園春·機艙漫步……聽著像游樂園?其實是場校園開放日》
欄目編輯:馬丹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郜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