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企業圈”探訪活動之湖南大漠鴕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企業家日報長沙訊(記者李鳳發 劉信軍)在“三湘四水”的廣袤土地上,一家以鴕鳥養殖為核心、融合文旅發展的科技企業正悄然崛起。湖南大漠鴕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來,憑借“養殖+文旅”的創新模式,不僅實現了鴕鳥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更通過“公司+農戶”的合作機制,為當地農戶鋪就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道路。
湖南大漠鴕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凌俊智
從養殖到文旅的全鏈條探索
作為湖南地區鴕鳥養殖的領軍企業,湖南大漠鴕鳥科技注冊資本500萬元,業務涵蓋鴕鳥養殖、農副產品銷售、休閑觀光等領域。公司以鴕鳥養殖為根基,構建了從種苗繁育、飼料加工到屠宰銷售的全產業鏈體系,并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開發出鴕鳥肉制品、蛋雕工藝品、皮具等多元化產品。例如,一枚普通鴕鳥蛋經過藝術加工后,售價可達數百元,成為高端禮品市場的新寵。
在文旅融合方面,公司依托鴕鳥主題公園項目,打造集科普教育、親子體驗、休閑觀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游客不僅可以近距離觀察鴕鳥的生活習性,參與喂養、騎行等互動活動,還能參觀鴕鳥文化展覽館,了解鴕鳥從非洲到中國的遷徙歷史。這種“養殖+文旅”的模式,不僅為企業帶來了穩定的現金流,更通過門票收入、衍生品銷售等方式,進一步拓寬了盈利渠道。
是一條實實在在的發財致富路
根據“湖南企業圈”的走訪調研,湖南大漠鴕鳥科技的鴕鳥養殖數據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幼鳥出殼體重約 1.9 斤,與行業平均水平基本吻合;成年雌鳥年產蛋量 55-60 枚,雖略低于廣西、內蒙古等地的 60-120 枚,但通過精準的飼養管理和品種優化,確保了蛋的品質與穩定性。鴕鳥蛋定價168元/個,通過電商平臺和品牌化運營,實現了每月40萬元的穩定銷售額。
鴕鳥養殖被列為特種畜禽,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例如,阿拉善盟出臺政策對種鴕鳥場建設、孵化基地、規模化養殖等給予補貼,最高補貼金額達50萬元。湖南大漠鴕鳥科技憑借區位優勢可輻射長三角、珠三角等消費市場,進一步放大政策紅利。
市場需求方面,鴕鳥肉因其低脂肪、高蛋白的特點,正逐步進入主流消費市場;鴕鳥蛋作為高端蛋品,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費者,需求持續上升。據行業預測,2025年國內鴕鳥肉市場價格可達80-120元/公斤,皮革價格每張2000-4000元,市場空間廣闊,是一條實實在在的發財路子。
打造鄉村振興的“鴕鳥樣本”
湖南大漠鴕鳥科技的發展實踐表明,特色養殖與文旅融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通過全產業鏈布局、科技創新和農戶合作機制,公司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更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致富。例如,內蒙古某合作社通過電商平臺和文旅融合,帶動80戶農戶增收,湖南大漠鴕鳥的“鄉村振興+文旅”模式具有可復制性。
展望未來,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完善文旅配套設施,并探索鴕鳥產品的精深加工(如鴕鳥油、保健品等)。同時,通過“基地+農戶”的代養模式,吸引更多農戶參與鴕鳥養殖,形成“養殖-加工-銷售-文旅”的閉環生態。正如公司負責人凌俊智所言:“我們希望通過鴕鳥產業,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讓鄉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湖南大漠鴕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鴕鳥為媒,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勾勒出濃墨重彩的一筆。其“養殖+文旅”的創新模式,不僅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更通過產業賦能,讓農戶共享發展紅利。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這家企業正以鴕鳥的穩健步伐,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為全國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湖南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