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四時,白楊街道江潮社區江語海小區圍墾廣場上,業主們拎著食盒陸續簽到,空氣中彌漫著糖醋排骨與梅干菜扣肉的香氣。由江潮社區、江語海閣第三屆業委會聯合主辦,保利江語海物業服務中心協辦的第六屆鄰里百家宴,以80桌融合南北風味的盛宴,續寫"鄰里一家親 共譜和諧曲"的溫情篇章。
三代同臺:從稚子到耄耋的星光
絹面團扇旋開江南風韻,一曲《蘋果香》翩然舞動,揭開百家宴的華彩帷幕。82歲的黃大伯老人一段杭州方言說唱《黃大伯說阿六頭》,用竹板喚醒杭州人的地方記憶,贏得滿堂喝彩。“這把年紀還能給老鄰居們逗樂,比吃龍肉都開心!”剛下臺的黃大伯笑得眼角皺紋都在跳躍。身兼詩朗誦與舞蹈表演的賈阿姨穿著水墨旗袍正對鏡補妝,在詩朗誦《月光下的中國》后感慨:“年輕時在文工團都沒這么忙活過,可看著小區一年比一年熱鬧,渾身都是勁兒!”
最令人心弦震顫的瞬間定格在舞臺中央——6歲的王梓旭手握鼓棒,以孩童特有的專注登臺演繹《小星星》。跳躍的稚嫩鼓點如星辰墜入人間,在觀眾席激起層層漣漪的感動。"去年還躲在媽媽衣角后偷瞄舞臺,今年非要登臺證明自己的成長。"王梓旭母親欣慰的話語里漾著星光。隨著舞臺光影流轉,一幅跨越代際的文化長卷漸次舒展:皓首老者的素白綢扇猶帶漢唐遺韻,青蔥少年的架子鼓卻在電光火石間燃情綻放。二十七組業主自創節目如珠玉連環,將三代人的生命韻律編織成璀璨星河。
童趣破冰:游戲織就鄰里網
經過巧妙設計的親子互動樂園化身為歡樂磁場。
在"指令大作戰"環節,萌娃們有的像小企鵝搖搖擺擺,有的像小陀螺原地打轉,南轅北轍的滑稽模樣引爆陣陣歡笑;"負重接力賽"中,父母們或如負千斤般屏息凝神,或呈泰山壓頂狀踉蹌挪步,憋紅雙頰的可愛姿態惹得善意的笑浪在空氣中蕩漾。
六屆蛻變:從社區動員到業主當家
"這桌梅干菜扣肉是302的江西媳婦做的,那盤松鼠桂魚來自501的蘇州阿婆。"業委會主任朱建波端著酒杯穿行席間,如數家珍地介紹每道菜肴背后的故事。
夜色漸深,《希望的田野上》大合唱響徹廣場,800雙手臂隨節奏搖擺,恰似社區治理"三方協同"機制下跳動的和諧音符。
歷經六屆,百家宴已從單純的聚餐升華為基層治理的創新載體。在這里,東北水餃與江南青團共享餐盤,稚子童謠與銀發戲腔共鳴,而始終如一的,是三方協同澆灌出的濃濃鄰里情。當業主從觀眾變成主角,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自然水到渠成。
編輯 | 錢塘小快
責編 | 三日
來源 | 江語海小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