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王學鈞
沒想到,有些地方竟這么不把永久基本農田當回事。
近日,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在湖南湘潭市雨湖區長城鄉黑家灣社區,一塊永久基本農田明顯比周圍的田塊高出近一米,地上不見任何莊稼。仔細查看,地塊邊緣有大小不一的水泥塊和磚渣,覆土層下面堆滿了各種建筑垃圾。
原來,這塊能在自然資源部“永久基本農田查詢平臺”上查到的耕地,早已淪為一處被用來堆放外來建筑垃圾的垃圾場。去年11月,這個垃圾場曾被當地媒體曝光,當地政府部門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整改”。結果,所謂“整改”就是,給建筑垃圾覆蓋上了薄薄的一層土,讓垃圾場乍看上去仍是耕地,可以騙過檢測衛星的巡查。
這簡直就是把耕地保護當兒戲。
永久基本農田關乎國家糧食安全,關乎千家萬戶的飯碗,輕易“動”不得。對當地政府部門而言,這應該是一則常識、一條紅線。可事實證明,當地政府部門根本沒把這則常識、這條紅線放在眼里。一天又一天,一車又一車的外地建筑垃圾被傾倒到當地的一塊永久基本農田上,把好端端的耕地變成了一個扎眼的垃圾場,當地政府部門不應該也不可能看不到,可在事情被媒體曝光之前,一直視而不見,無所作為。
這已經夠過分的了,誰知還有更過分的。
“整改”本是一次亡羊補牢挽回形象的機會,愣是讓當地政府部門“整”成了一出鬧劇、一則笑話。不是想辦法清理垃圾,恢復永久基本農田原有的模樣,而是投機取巧,試圖用垃圾上薄薄的那層土遮蓋一切。如此“逗你玩”,更像是對輿論監督的蔑視與嘲弄。如此“抖機靈”,更像是拿公眾和上級部門當傻瓜。
“整改”都能“整”成這樣,也就難怪永久基本農田會失守了。
其實,關于永久基本農田,相關法律法規是很嚴厲的。
現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明確規定,占用基本農田建窯、建房、建墳、挖砂、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從事其他活動破壞基本農田,毀壞種植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復原種植條件,處占用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設有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明確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而按照相關司法解釋,非法占用基本農田5畝以上,就已屬于“數量較大”,要被追究刑責。
從現場畫面上看,湘潭市雨湖區長城鄉黑家灣社區那塊淪為垃圾場的永久基本農田似乎遠不止5畝。人們禁不住要問:法律后果如此嚴重,相關單位和個人為什么還敢沒完沒了地往永久基本農田上倒垃圾?面對這些單位和個人,當地政府部門為什么一直不肯動真格的?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