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性或慢性勞損后形成的無菌性炎癥,常見于跑步、羽毛球、足球等跑跳動作較多的運動。如果運動后感覺足后跟上方疼痛、腫脹、僵硬,且經過休息后再活動,跟腱部位仍有明顯的不適感,這可能代表你已患上跟腱炎。
為什么跟腱炎高發于運動場景?
跟腱是人體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由腓腸肌肌腱與比目魚肌肌腱匯合而成,止于跟骨。當人們行走、跑步、跳躍時,跟腱就像一根“彈簧”一樣,被小腿肌肉反復拉扯,帶動跟骨,能幫助人們完成跳躍、加速跑等下肢動作。
當人們進行跑步、羽毛球、足球等跑跳強度較大的動作時,這根“彈簧”所承受的壓力能達到體重的12倍。如果長時間或頻繁進行高強度運動,跟腱反復受到牽拉刺激,且一直得不到放松、恢復,就會造成跟腱的慢性損傷,比如引起跟腱變粗、變硬等形態變化,或者導致跟腱纖維的微小撕裂,從而引發炎癥。因此,田徑、跨欄、球類項目的專業運動員,以及常進行跑跳鍛煉的健身人群,均是此類慢性損傷的好發人群。
對于業余人士而言,急性跟腱損傷的困擾也普遍存在。健身黨突然“加練”“上強度”、平時缺乏鍛煉的人士突然進行劇烈運動、運動前沒有充分熱身,這些情況均會使跟腱在短時間內承受過大的壓力而受損,引起急性跟腱炎。此外,運動方式不恰當,也有可能引發跟腱炎。例如,跑步時足部過度內旋或外旋,使跟腱受力不均,增加跟腱的負荷。
還有什么因素會導致跟腱炎?
除了運動的強度、方式,穿著不合適的鞋子是導致跟腱炎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尺碼不合適的鞋子會在運動過程中不斷摩擦損傷跟腱,如足部本身患有關節炎或骨性增生,鞋子的摩擦還會加重損傷情況,引發炎癥。值得注意的是,扁平足人士由于缺乏足弓的穩定和緩沖作用,需要有足弓承托的鞋子,避免跟腱承受過多額外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年齡增長,跟腱的彈性和強度逐漸下降,中老年人也是跟腱炎的好發人群。由于跟腱恢復能力減弱,即使是輕微的運動損傷,也有可能導致中老年人患上嚴重的跟腱炎。
如何恢復并預防跟腱炎復發?
如果運動后發現腳后跟疼痛、局部發熱紅腫,或聽到“啪”一聲響且腳后跟疼痛難忍,這表明跟腱發生急性損傷。應立刻暫停運動鍛煉,充分休息,并立刻就醫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冰敷、按摩、超聲波治療等物理治療手段進行恢復。對于慢性跟腱損傷,則建議在醫生評估運動風險后,通過牽伸訓練、提踵練習等康復訓練進行緩解。
一般來說,跟腱炎可以恢復,但仍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跟腱炎再次復發。建議通過以下幾點減少跟腱的過度使用。
科學進行運動鍛煉,避免過度運動。建議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安排運動的時間和強度,讓跟腱得到充分的適應。運動前后,應注意進行充分的熱身和拉伸,運動過程中,注意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避免落地時受到較大沖擊力。
選擇合適的運動鞋。對于跑跳動作較多的運動,應選擇回彈、減震、緩沖性能較好,以及后跟杯加硬的鞋子,再配合功能鞋墊,能為運動助力,也能減少運動時對跟腱的壓力。
日常重視足部力量訓練。在跟腱炎消除后,可以每日通過肌肉耐力與力量訓練,增強腓腸肌力量,保持跟腱的堅韌。
跟腱炎雖是運動中常見的問題,但通過科學的運動規劃、合理的康復措施以及日常的預防手段,我們完全可以有效應對并減少其復發風險。關注自身健康,從保護足部開始,祝愿大家每一次運動都更加安全、健康,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遠離跟腱炎的困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