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蘋果公司宣告新一代車載系統 CarPlay Ultra正式落地的消息引發各方關注。官方信息顯示,全新阿斯頓·馬丁DBX(參數丨圖片)、Vantage、DB12和Vanquish將搭載該軟件,現有2025款阿斯頓·馬丁車型及2024款DB12可在未來幾周內通過經銷商網絡進行升級。
消息一出,業界紛紛評論“三年前畫的大餅終于落地”。相關信息顯示,2022年,蘋果在WWDC開發者大會上高調宣布將推出“重新定義車載體驗”的CarPlay 2.0,并承諾在2023年上車,但由于車企數據接口標準不統一、系統安全認證耗時過長,項目被迫延期兩年。
手機鏡像升級數字中樞
在阿斯頓·馬丁DBX的駕駛艙內,一場靜默的革命正在發生。當駕駛員啟動車輛,全液晶儀表盤瞬間切換為蘋果設計的動態表盤,車速、轉速、油溫等核心數據以極簡風格呈現,而中控屏則無縫銜接蘋果導航與蘋果播放界面。通過Siri語音指令,用戶可以同時調節空調溫度、切換駕駛模式并查詢胎壓狀態。
CarPlay Ultra的技術突破體現在三個維度:交互層的跨屏融合、控制層的車輛功能開放、生態層的個性化定制。首先,系統通過車輛CAN總線直接讀取儀表盤數據,將原本獨立的中控與儀表顯示整合為統一視覺空間。在阿斯頓·馬丁的實測案例中,導航路徑可全屏投射至儀表區域,視線偏移角度從傳統中控屏的30°縮減至15°,顯著提升駕駛安全性。其次,蘋果首次獲得車輛控制系統權限,用戶可通過觸控或Siri直接調節空調風向、座椅加熱等級,甚至切換駕駛模式——這些操作不再需要進入車輛設置菜單,響應速度較傳統方式提升40%。第三,蘋果與阿斯頓·馬丁設計團隊共同開發了多套品牌主題,既保留跑車特有的碳纖維紋理與英國國旗元素,又融入iOS的動態交互邏輯。
可以看到,CarPlay Ultra突破了傳統CarPlay的鏡像投射,升級成一個深度融入車輛控制系統的數字中樞。但這項先進的技術落地遠比想象中艱難,在此過程中,阿斯頓·馬丁自研的純黑觸摸屏系統成為關鍵突破口——該系統采用模塊化架構,預留了與外部生態對接的接口。這種“半開放式”設計既保障了品牌獨特性,又為蘋果提供了必要的數據通道,這也是蘋果首選阿斯頓·馬丁的關鍵原因。
但即便如此,為了讓CarPlay Ultra的虛擬界面與車輛物理按鍵無縫銜接,蘋果與阿斯頓·馬丁的工程師仍然用了整整18個月的時間調整交互邏輯。
跨界高端的雙向奔赴
在技術之外,蘋果選擇將CarPlay Ultra首發落地阿斯頓·馬丁,明顯還有更多的考慮,尤其是在品牌維度。阿斯頓·馬丁的超跑用戶群體與iPhone高端用戶高度重合——他們既追求機械性能的極致,又對科技體驗抱有開放態度。
在DBX的配置清單中,CarPlay Ultra作為標配功能出現,其本質是將汽車轉化為蘋果生態的延伸終端,當用戶手持iPhone進入座艙,手機與車機的賬號體系就能自動同步。
這種深度綁定帶來雙重效應:CarPlay Ultra為阿斯頓·馬丁車主創造了“無斷點體驗”——從家中Apple Watch查看車輛狀態,到車內語音控制導航,再到離車后通過HomePod查看充電進度,整個流程被編織成閉環生態;豪車市場的高凈值用戶則將成為蘋果車載服務的“種子用戶”,通過口碑傳播輻射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據悉,在DBX的購車調研中,72%的用戶將CarPlay Ultra列為重要購車因素,其溢價能力甚至超過碳陶剎車套件。有機構測算,首批搭載CarPlay Ultra的5000輛DBX車主,每年在車載應用上的消費潛力可達2300萬美元。
數據主權與用戶體驗的博弈
相關信源透露,在阿斯頓·馬丁之外,奔馳、寶馬等品牌也曾秘密評估接入CarPlay Ultra的可能性,但最終都因數據主權問題而放棄合作。相傳,一位德系車企高管曾私下吐槽:“如果連胎壓數據都要通過蘋果云端處理,我們豈不是成了硬件代工廠?”
外界對CarPlay Ultra的爭議焦點,在于其對車輛數據的深度挖掘。系統通過OBD-II接口讀取的不僅是車速、油量等基礎數據,更包括加速踏板行程、轉向角度、電池SOC等敏感信息。這些數據經脫敏處理后,將用于優化Siri的語音響應策略、預測用戶行程偏好,甚至為蘋果自動駕駛研發提供訓練素材。
面對質疑,蘋果祭出了“端到端加密+本地化處理”的組合拳。所有車輛數據在車內完成初步處理,僅向云端傳輸脫敏后的分析結果。但這種方案仍未能平息質疑——歐盟數據保護委員會已啟動對CarPlay Ultra的合規審查,重點關注生物識別數據與車輛控制權限的關聯性。
對此,阿斯頓·馬丁首席執行官Adrian Hallmark聲明:“我們始終掌控著車輛的核心體驗,CarPlay Ultra只是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卑⑺诡D·馬丁選擇了有限開放的策略,既確保了數據安全,又通過科技賦能提升產品溢價和品牌調性。
CarPlay Ultra首發落地阿斯頓·馬丁,不僅體現了蘋果調整汽車戰略后的重新布局,也映射出傳統超豪華品牌在智電浪潮中的變革思路。對于蘋果而言,能否復制iPhone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生態神話,取決于其能否在數據安全、車企合作等方面突破瓶頸;對于阿斯頓?馬丁而言,能否在這場變革中守住品牌靈魂,將決定其是成為新時代的領跑者還是淘汰者。
盡管這場博弈的最終結果充滿未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智能汽車的賽道上,所有參與者都已站在變革的起點,誰能在技術創新與生態平衡之間找到最優解,誰就能占據先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