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央視播放武直-19直升機熱掛彈的新聞:這款武直-19搭載頂置毫米波AESA。這是一種工作在30-300G赫茲頻域的探測雷達,波長介于厘米波和微波之間,毫米波可以穿透煙、霧和灰塵,具備全天候工作能力—非常適合兩棲登陸山地、叢林作戰,說明我軍的戰備狀態進入深水區;
擁有這款毫米波雷達的武直-19可以成為戰場指揮官:雷達獲取的戰場數據即時分享給其他空中打擊平臺,或者利用自身攜帶武器實施打擊。不過,戰場形勢多變詭異,武直-19/10/20系的熱掛彈模式凸顯重要性:直升機落地之后,不關發動機,馬上對剛剛打完的彈藥、燃油進行補充;
此前,中國陸航已經在陸地上成功完成了熱掛彈、補充油料模式:我軍陸航武直借助海上平臺實施熱掛彈、熱補油比較罕見;
兩棲登陸作戰中,受制于海洋環境和戰場距離,多數情況下,陸航武直無法前往陸基平臺進行戰時補給,利用海上平臺補給就是最佳選擇;
武直-19長弓版進行海上熱掛彈/補油演練,說明我軍已經實戰演練中加入這個科目,極大提升武直在兩棲奪島作戰的效率和作戰實力:包括直-20/18等臨時改裝的武直也可以參照著這種模式進行海上作業;
借助新聞可以看出,武直-19長弓版搭載4聯裝復合掛架和制導火箭彈,并且毫米波制導導彈模式—可以在30公里之外發現、定位目標,制導其他遠程彈藥先行打擊;目標進入機載彈藥射程以后,可以在隱蔽位置從容發動定點清除;
之后,武直-19可以直接降落在海上補給平臺進行熱補給,提高戰時作戰效率。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只有中國和美國可以同時運作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的熱掛彈補給模式:它們才擁有足夠的兩棲艦艇和海上補給平臺,護衛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