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說喉嚨痛、眼睛癢、肚子脹?多數是內熱引起的。
不及時處理容易引發多汗、大便干結、干咳不斷、鼻炎反復等問題。
有些家長見孩子上火就灌涼茶,結果不僅沒降火,反而導致拉肚子傷脾胃。
調理內熱關鍵要分清孩子體內的“火”在哪里,不同部位表現不同,調理方法也不一樣。
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林曉潔主任,給大家分享不同臟腑的火有什么表現和對應的調理方法。
林曉潔主任接診過一名7歲男孩,體重20公斤明顯偏瘦,肋骨清晰可見。
01、肺熱表現:鼻腔干燥、無痰干咳
肺熱的孩子常摳鼻子,咳嗽時聲音清脆不帶痰。建議用雪梨配百合煮水,雪梨清熱潤肺,百合滋養肺陰,連續喝三天可緩解鼻腔干燥癥狀。
02、心熱表現:舌尖潰瘍、入睡困難
心火旺易導致口腔潰瘍,尤其舌尖部位。夜間出汗多、輾轉難眠時,可用竹葉配蓮子芯煮水。竹葉清心除煩,蓮子芯降心火,每日喝兩次。
03、肝熱表現:眼部分泌物多、干澀
晨起眼角有分泌物,頻繁揉眼多為肝火旺。選用菊花搭配枸杞煮水,菊花清肝明目,枸杞補肝陰,連續喝五天可以改善眼睛干澀問題。
最麻煩的是藏在脾胃里的火。食物積滯在腸胃里,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內熱,這種火最傷身體。
家長反映孩子半年來鼻塞反復,吃點東西就便秘,去年一年只長高了2厘米。兩個月后復診,孩子大便成形通暢,鼻塞發作減少。半年后,身高增長3厘米,體重增加了1.5公斤。
診見舌苔黃厚,腹部按上去發硬,辨證為脾虛積熱證。
開方:黨參、茯苓、炒白術健脾胃,山楂、麥芽消積食,連翹清內熱。
內熱問題需根據具體部位選擇對應方法。需注意食療方僅作日常輔助調理,不能代替治療。
尤其是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持續內熱會影響營養吸收,及時干預才能避免影響長高。
通過準確定位內熱部位,配合階段式調理,既能清除現有熱邪,又能恢復臟腑正常功能,這比單純降火更重要。
最后提醒:如果孩子長期上火,身高落后,或伴隨尿床、反復生病等,想針對性調理好,還需中醫辨證論治,切勿私自用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