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老百姓的儲蓄熱情持續高漲,存錢群體逐漸擴大。曾經,中老年人是存款的主力軍,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深刻認識到存錢的重要性。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存款總額已高達151.25萬億元,人均存款約10.8萬元。
2025年一季度,居民新增銀行存款達到9.22萬億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凈增加存款6585元。這一系列數據都表明,存錢已成為當下大眾理財的重要選擇。
面對老百姓存錢積極性的大幅提升,業內人士發出提醒:手里有定期存款的人,務必提前做好以下五個準備,以免遭遇突發狀況時追悔莫及。
1、分散存款,降低風險
如今,不少儲戶為了圖方便,習慣將所有資金集中存放在一家銀行。然而,這種做法存在潛在風險。一旦這家銀行出現破產等意外情況,儲戶的存款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為了避免這種風險,建議儲戶將資金分散存入多家銀行。
同時,根據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規定,每家銀行的本息合計不要超過50萬元,這樣即使某家銀行出現問題,儲戶的存款也能得到全額保障。例如,小李有100萬元存款,他可以將資金分別存入兩家不同的銀行,每家存50萬元,從而有效降低風險。
2、保障資金流動性
很多儲戶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息收益,傾向于選擇3年甚至更長期限的定期存款。然而,這種做法可能會帶來流動性風險。
因此,儲戶在存錢時應充分考慮資金的流動性需求,定期存款期限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1-2年,這樣既能保證一定的利息收益,又能在需要資金時及時支取。
3、謹慎對待高息攬存
為了吸引儲戶存款,一些中小銀行常常推出高息攬存活動。比如,國有銀行的3年期存款利率通常為1.9%,而部分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卻高達2.85%。面對如此高的利率,儲戶一定要保持謹慎。
中小銀行為了支付高額利息,往往會將儲戶的存款投資于高收益項目,但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一旦中小銀行的貸款無法收回,資金鏈斷裂,儲戶的存款安全將面臨巨大挑戰。因此,儲戶在選擇銀行和存款產品時,不能僅僅被高利率所吸引,而要綜合考慮銀行的信譽、實力和風險狀況。
4、交代清楚存款信息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中老年人不愿意將存款信息告知家人。然而,一旦老年人突然離世,配偶和家人對老人的存款情況一無所知,在存款繼承方面就會遇到諸多麻煩。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中老年儲戶應該將自己的存款信息明確告知配偶或子女,或者將存款的詳細情況寫在紙上,放在家人容易找到的地方。這樣,萬一發生不幸,家人也能順利繼承這筆存款,避免不必要的財產糾紛。
5、做好抄底資產市場的準備
當前,國內經濟處于結構性通縮周期,物價總體“穩中有降”,居民消費需求萎縮。在此背景下,股市和樓市的資產泡沫大概率會被擠破。目前,股市在3000點至3400點之間徘徊,向上突破阻力重重,下跌空間或將打開;同時,全國各地房價也處于調整周期。
因此,手里有定期存款的人,只需存1、2年定期存款,耐心等待股市和樓市泡沫被擠干的那一天。屆時,再將存款拿出來抄底股市和樓市,或許能實現資產的增值。而如果現在急著將存款拿出來投資房子或炒股,很可能會被套在高位,將來后悔不已。
在存款熱潮下,手里有定期存款的人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合理規劃資金,才能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同時,抓住未來的投資機會,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