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給大家分享上美社今年4月發行的《李自成》大精連環畫(簡稱大李)。
4月新書
第三批大李的冊序是10-13,詳表如下:
冊序
書名
畫家
初版時間
印量
10
崇禎借餉
崔君沛
11
尚炯訪金星
羅希賢
12
強渡漢水
崔君沛
13
伏牛決策
桑麟康
我特意標注了這幾本初版時間和印量,因為初版時間影響著畫面品質,一般時間越早繪畫越好,越后期創作心態越浮躁,印量越大影響力越大。
這批上美有意跳過第9冊的《瑪瑙鏖兵》沒出,《瑪瑙》由社外畫家方瑤民先生完成,早先已經授權給了連藝,我們在連海拾貝系列叢書中早已欣賞到。上美暫時按下不出,引起了連友們浮想聯翩的猜測,是出不成了?還是因為方家兩處授權,上美去得晚只能排隊暫緩?尚無定論。
4月發行的李自成第三批大精
好了,我們來看一下實拍,外觀依然延續著前兩批的磚頭模樣,四四方方,板板正正,紙張雖然是輕型紙,夠蓬松,掂量起來并不沉重。
第10冊《崇禎借餉》(崔君沛繪畫)
故事梗概:上批四本說商洛山戰爭,闖王部隊同時遭遇瘟疫、叛亂,外敵入侵,他們憑借非凡的勇氣和智慧頂住了生死局,幾路危機紛紛化解。
《崇禎借餉》外封書衣
話分兩頭,崇禎皇帝這邊可就慘了:東北有清兵虎視眈眈,時時侵擾;四川有張獻忠逃竄讓朝廷主力楊嗣昌部疲于奔命;而陜西李自成總是剿不滅。長此內憂外患用兵頻繁,軍餉告急。
軍餉成了崇禎皇帝的心病,《崇禎借餉》一書說他為了籌備軍餉不惜對皇親李國瑞動刀,遭到了明里暗里的巨大阻力,在和眾皇親博弈的過程中,這位孤家寡人的內心逐步崩潰。
《崇禎借餉》布脊內封
封面畫,施大畏繪
崇禎一臉凝重算計怎么下手才能籌到餉銀,案牘勞形,幾條灰墨化作陰云蓋住天頂,也是他心頭的陰云。燭臺燈光和夕陽紅分不清,暗示大明江山朝不保夕。那座影壁墻暗示豪門大戶?腦海所思所慮和現實意象交織,似乎大有深意。
再說內頁,崔君沛繪畫。一部上美李自成,半部出自崔君沛,可謂“含崔量”極高,彼時崔君沛才30歲左右,精力無窮,《崇禎借餉》也是出自他手。這本中他運用了很多細長線來組成陰影,而稍顯偷懶的用了正面打光,減少了畫面中的透視滅點,很取巧,當然這種布光方式,很有力地將崇禎和一些的明廷皇親、眾臣緊張焦慮、驚惶的神色表現出來,我們看到大明王朝風雨飄搖,皇宮內陰森恐怖,人人自危。這在方瑤民的《瑪瑙鏖兵》中也有類似體現。
崇禎有意讓武清侯李國瑞家捐款,北京刮起沙暴,這就是“天怒”,后面還有“人怨”。
比起前面幾本作品,崔君沛這里用筆粗疏不少,不過人物面部、大內器物還是用心了。
內閣老臣很難做,主意沒出好可能就是入獄賜死,一味順著皇帝說好好好也要被罰。
被斥責的內閣老臣表情刻畫非常細致精微,后面太監也是。
這幅崇禎背身負手,立于陰影中,乾清宮燈火輝煌,形成對照。而“敬天法祖”四個大字讓他想起祖宗之朝都沒向皇親下手強募,自己卻要先開此例,這讓他陷入沉思,此刻他的內心是矛盾的。看畫我們也能大致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不好受。
太監王德化上門討錢,李國瑞百般推脫。注意崔君沛大量細長線運用,可以是人物衣褶,可以是表現地磚投影的部分。
皇帝身后形成巨大投影,有一股陰森恐怖殺氣,符合他的性格。他勵精圖治,卻做不到仁厚圣明,皇親和大臣們都站在了對面,他只能變身妖魔去戰斗。
平時煩心事多,皇帝做了噩夢,夢中有冥頑不靈的李國瑞,有兇神惡煞般的孝定太后(九蓮菩薩),還有楊嗣昌和官兵來索要軍餉,糾纏不休。
觀畫如山不喜平,崔君沛深諳此道。幾位來替李國瑞求情的皇親說客,高矮胖瘦,各有不同,絕不單調。
皇親們說服不了崇禎,就托關系到了田妃那邊。鏡子里是一張美麗的臉。
田妃調鸚,滿懷心事,替李府求情不合適,但拗不過她父親再三托人來求。
崇禎醒悟過來田妃之前柔情蜜意,請愛子來討他歡心,這都是為了幫李國瑞說話做鋪墊。只恨身邊親近的人居然一丁點都不理解他的難處,于是晴轉暴雨,雷霆大作,苦了宮女。
可憐周皇后幫田妃分辨兩句,也挨了耳光,抬著轎子哭天搶地還真是形象,令人過目不忘。
經過一場裝神弄鬼的戲后,崇禎失去了心愛的五皇子,奶娘被買通,逼著皇子說出祖宗顯靈責怪的證詞。于是崇禎心神俱疲,無力再斗,籌餉計劃落空。后來,李自成從北京搜刮出來7000萬兩白銀,皇親家里的占了大半,可是身為天子的崇禎當時卻榨不出多少。
雨夜宮女驚魂,兩處光源周圍有雨水劃過的細線,頂部就是無盡的黑暗。
《崇禎借餉》一般連壇少有人提,更少有人贊,我個人是非常喜歡,仿佛是看了一部驚悚片,情節有趣,讀完深感皇帝也難做。只要李自成沒出現的篇章,劇情就格外精彩,懂的都懂。大量的光源設計、明暗對比,讓皇宮大內顯得驚悚恐怖,即使線條不再精密工整,崔君沛依然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第11冊《尚炯訪金星》(羅希賢繪畫)
故事梗概:闖王軍醫“老神仙”尚炯去北京城打探,勾搭老朋友牛金星入伙做軍師。牛金星素通山川地理,對天下形勢看得很明白,不過他也要端端知識分子的架子,沒有輕易上鉤,見闖王排場拉滿,給足面子,于是上了賊船。
《尚炯訪金星》外封書衣
《尚炯訪金星》布脊內封
初版封面
大精封面畫
《訪金星》由外到內都是羅希賢畫的,畫面中尚炯和牛金星二人騎馬經過燈市口大街。這里是明代京城最繁華之處。和和初版封面比,色彩清晰度有了巨大提升,底色偏淺黃,上下部有些裁剪。
《訪金星》場景多樣,尤其是對北京城內大街小巷風貌的描繪,羅希賢頗有賀友直之風,喜歡用線描的風俗畫、漫畫,擅長做戲,能有條不紊張羅大量風物、百行百客。1977年北行采風,他積攢了大量速寫資料,充分用上。
牛金星這個笑容有點僵硬,干巴巴的。《訪金星》是羅希賢力作,人物刻畫也是費心的,僅次于他的《智取張家寨》。
遠遠望見了正陽門箭樓。羅希賢的線條能力比較一般,但凡人物少的,缺點放大,就捉襟見肘,而人物多熱鬧的畫面,就得心應手,生氣勃勃。
李自成套書有許多闖王干部開會的場面,幾位畫家都有刻畫,相比施大畏、崔君沛,羅希賢畫的就比較單薄。
這種遠山樹林云霧的畫法,簡單而小有意境,一直保留到羅希賢晚年的小品畫作中。
牛金星來到大寨,秀才遇到兵,有點迷糊,最后還是被闖王說服投靠。
牛金星不是諸葛亮,他優柔寡斷,加入還是不加入猶豫很久;闖王也不是劉備,他精力智力戰力全都滿格。既然闖王這么睿智,為什么還要費勁巴拉的找牛金星給他出主意?
羅希賢原本是慣于用線描的,讓他刻意順著施大畏的焦墨畫法還是略有不適應,只能在衣服褶皺處多加一些皴擦。
第12冊《強渡漢水》(崔君沛繪畫)
故事梗概:闖王從武關突圍,擊退賀人龍部隊,強渡漢水,進入鄂西和張獻忠會師,由陜西轉戰到湖北。
《強渡漢水》外封書衣
《強渡漢水》是全套中頂級作品,原著有三段極為精彩的劇情:川谷之戰袁宗第脫險、劉宗敏飛馬過江、王吉元冒死報信,而崔君沛在前面兩本練手后的,畫技進入成熟期,他的神級發揮讓這幾段事件變得扣人心弦,高潮迭起,讓人欲罷不能。
《強渡漢水》布脊內封
封面畫,施大畏繪
封面是闖營大將劉宗敏,施大畏筆下這位無敵戰神拍馬舞刀,氣吞萬里如虎。從戰馬體態看,正是他騰空而起飛渡過江的瞬間,整體依然是大畏習慣的紅黑配色。劉宗敏胯部力量十分了得,直接將馬夾住凌空飛起,讓牛頓哭暈在廁所。他的戰靴和馬鞍在整個畫面的九宮格分割點,而且用了最高明度的紅綠色,非常醒目。施大畏的筆墨豪放雄奇,有一股摧枯拉朽的氣勢,劉戰神形象躍然紙上。
崔君沛這本,擺脫了《南原激戰》的生澀拘謹,變得收放自如,是成熟一部神作。對稱儀仗構圖他很愛用,就是那種宏大排場。
第一段落說周山計賺袁宗第。圖為周山,他本是闖王手下干將,后投靠朝廷,妄圖暗中招降闖營其他將士。袁宗第去周山處詐降,不料消息泄露,遭遇了周山埋伏。崔君沛的畫總是很強的立體感厚重感,人物位置、光影層次都井然有序。
崔君沛早年在北大荒的時候,畫過大量速寫,人物馬匹都爛熟于胸,所以他造型能力很強,即使筆墨尚不如施大畏,但是傳神的人物塑造也可以極大提升可讀性。
袁宗第那場川谷之戰足以封神,得知中伏后,不慌不亂,兔起鶻落間,單騎拿住周山,殺出一條血路,人馬搏斗緊張激烈。
李自成來支援袁宗第了,他靠著嫻熟的劍技,輕輕撥落敵方飛箭,讀起來荒誕好笑。
闖王的寶劍,所向披靡,一股揮動寶劍形成的勁風,拿戰場濃煙做背景形成飛白。
打戲后,又間隔一些靜態文戲做緩和。楊嗣昌的房間陳設精美華麗。
第二部分就是渡江突圍,這是劉宗敏的主場了。
劉宗敏替小兵斷后,看得出他很呵護士兵,順帶一提,《李自成》和一般帝王將相演義故事不同點,就是對小兵的濃墨刻畫,哪怕他們沒有姓名,也有很多戲份,這是70年代所特有的。
劉宗敏震懾住官軍,縱馬飛入藍天,這幅是封面畫的原型。我以為他要升仙了,下一秒卻連人帶馬掉進了江里,令人發笑。不過掉下去的畫面沒有給,只用文字帶過了,英雄光輝形象可不能受到減損。
第三段,李自成渡過漢水,窮途投奔張獻忠,張獻忠想要對李自成下黑手。張大胡子的胡子一片死黑,如果四色來做會更好。
張獻忠的笑容很有迷惑性,笑里藏刀。旁邊闖營將士袁宗第、田見秀,高一功等人都以為張帥是誠心收留他們這些老朋友的。
后來王吉元發現了張獻忠陰謀,冒死報信這段,很讓人揪心。
王吉元俯身飛馳,豁了命也要向闖王示警,這匹普通馬的速度感覺比盧象升的五明驥更快,一旁的樹葉都被迅捷的風速扭成了90度。
竹林、桃花、溪流的景物描繪,可能是顯示突圍前后湖北和陜西的地理風貌差異,植被水文都有了變化。
《強渡漢水》是崔君沛個人大成之作,也是整套書中的翹楚,幾乎每一幀都有奧妙,以后給大家細評。
第13冊《伏牛決策》(桑麟康繪畫)
故事梗概:闖王部隊快速殺入河南境內,所到之處,饑民大量加入,隊伍迅速擴大。闖王和牛金星,宋獻策等謀士潛伏在伏牛山中,剖析全局,定下爭衡中原的方略。
《伏牛決策》外封書衣
這本書很無聊,一直開會討論,大段的室內對話,全是文戲。試想即使徐有武之才也不能讓文戲連篇的《谷城會獻》變得特別出彩,何況這本是桑麟康繪畫。他當時才23歲,能跟在一幫叔叔、哥哥后面能出這個效果也很不容易,篇章太枯燥,根本無力回天的。
我認為這一本完全可以不要,純雞肋章節。
《伏牛決策》布脊內封
《伏牛決策》初版封面
《伏牛決策》大精封面畫,施大畏繪
全書唯一有保留價值的就是封面了。大精畫面對比初代也有巨大提升,原稿墨色層次都出來了,那些紅纓和腰帶,其實是畫家刻意安排的小面積強調色,能在主體黑白灰中快速跳脫出來,層次感增強。
同樣是闖營干部內部開會,羅希賢畫的偏單薄,桑麟康畫的則偏雜亂,分不出遠近層次。
這畫面就是大量人物的堆疊,沒有中心重心,單元素細致程度也一般。
人物近景部分還行,但筆觸還是有些稚嫩,整本書下來,沒有一張能形成記憶點的。
《濟公斗蟋蟀》
4月還有一本《濟公斗蟋蟀》和大李一起捆綁發行,這是上美影廠1959年的剪紙動畫片,我個人不喜歡這類畫風,而且前面上美影系列連環畫,都是低品質截圖,故事也過于低幼,這類書注定成為雞肋,就不做解釋賞析了。
上美《李自成》連環畫原有27冊,加上一本繡像集,整套大李估計會湊成28冊。其中繪畫精良的分冊大都集中在前半部分,明顯有虎頭蛇尾的狀態,所以第一批次異常火爆之后,二級市場很快進入冷靜期。
大李按4本一批發行。龍頭批1-4《清兵入塞》等肯定是最好的,價格短時間下不來。第二批5-8《智取張家寨》等明顯遇冷,定價左右可以拿下。到了第三批10-13,恢復正常折扣,可以說俯拾皆是了。
有關李自成連環畫,以后我還會挑選少數精品給大家逐冊賞析,比如《強渡漢水》《崇禎借餉》,有些雞肋之作就在本篇一筆帶過了。
4月新書合影
大李后續的分冊質量會顯著降低,同時三國大精也陷入了半途疲倦期,下一步該如何提振連友消費力?據說上美準備了特別的驚喜,暫不劇透。
本期就到這里,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還請多點贊多轉發,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