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環塔拉力賽開賽。本屆環塔賽事歷時 13天,全程約4500公里,其中特殊賽段總長達2350公里,覆蓋沙漠(65%)、戈壁(15%)、砂石(20%)等極限地貌,被譽為“亞洲最嚴苛越野拉力賽”。20年前,我剛入行的時候,就有中國車企跑達喀爾拉力賽,中國汽車都高歌猛進了20年,結果現在環塔拉力賽也就算亞洲知名,距離全球第一,還在等待別人的承認。。。文化領域的傷心事不提也罷。
這次大賽,沒幾家車企提供贊助。某些車企,最喜歡貼西方冷屁股,國內賽事活動不參與,國外賽事活動大撒幣——有什么樣的汽車品牌,自然有什么樣的車主,這是某些品牌畸形消費文化的底色。隨著中國文化崛起,有這類文化偏好的車主減少,自然會看到這類豪華車銷量的下滑——一季度傳統豪華品牌的銷量和母公司利潤都在下滑。至于是哪些品牌,各位無需對號入座。
我認為當下的歐美豪華車,吹噓汽車文化沒有任何意義。第一,這些車企吹噓的自身科技史究竟是真是假,根本經不起考證。在中國已經打贏科技上甘嶺之后,這些車企可以在西方繼續吹牛,根本沒有資格炫耀自己的科技。第二,西方文化基本都是虛假敘事,本身面臨破產,建立在這些虛假敘事基礎上的西方汽車文化,只是自取其辱。第三,在中國萬年文明史面前,西方文化只有膜拜的份,哪來的自信到祖師爺家里班門弄斧。
在中國發展低空經濟背景下,豪華車競爭的下一站,只能是飛行汽車。不會飛行的汽車,都是普通車,必須按照科技含量論斤稱。至于那些仍然偏好傳統豪華車的消費者,等他們在賣場里看到20幾萬的BBA,就會明白當年50萬、100萬買的車是什么成色了。隨著比亞迪、華為五界的崛起,百萬級豪華車應該是什么樣,是時候重新定義了。傳統豪華品牌搞出來的偽技術創新正在被證偽。比如前幾天,美國環保署認為發動機自動啟停并不環保,應該修正這種錯誤。當年吹噓這種配置的品牌,自家車輛在人行道前不停哆嗦,除了嚇人一跳,讓車主不適,引發機械、電氣故障,讓消費者買單,真能省多少燃油,敢拿出來第三方報告嗎。
我們并不希望歐美日(參數丨圖片)韓車企倒下,既然來到中國市場賺錢,就應該為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做貢獻。既然這么多豪華車宣稱自己的車輛性能厲害,別吹牛,到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里跑一跑。既然賺了中國市場的錢,就應該取之于中國,用之于中國。既然豪華品牌賺的是文化溢價,就應該參與中國汽車文化復興,而不是當二鬼子,搞西方文化崇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