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請問,我們兩口子退休,住德勝學區房塔樓80平兩室朝陽。因為學區房用不上,又沒有停車位,加上孩子一家每年回來住兩三周,所以想置換大一點的房。
前一段時間看了朝陽公園附近的一套房,塔樓,房屋的面積比我們的大一倍多,小區環境、物業都不錯,性價比不錯,但房子客廳和幾個房間都朝北,只有主臥有個窗戶朝南。我擔心冬季會冷。據其他住戶說,冬季房間里是比較冷,開空調前也就20度左右。
目前學區房不好賣,加上我們資金有限,買房加后期裝修,估計還需要添幾百萬。我們心里很矛盾,擔心買錯……
請教:
1 房子朝向是否很重要,這種朝北房子能否考慮?
2 性價比高,是換房的首選嗎?
我們看房少,沒經驗。想請教:您覺得換不換?
A:
1、朝向當然很重要啊,老北京話“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畢竟咱們是北方,緯度高,冬天的太陽斜角大,所以對陽光的要求高。不像南方,一年到頭也不怎么進陽光,所以才不重視朝向,塔樓也就成了主流。
北京早期是學習的香港和新加坡,但對塔樓不太懂,所以開發了很多。2003年后北京的塔樓項目陡然減少,因為那年非典時香港爆發了“淘大花園事件”。結論認為塔樓的通風朝向不太好,尤其是筒中筒設計,導致空氣容易在樓體內流動,所以全樓中招兒。
之后北京很多開發商立刻調整設計,把一些沒開工的塔樓都改成了板樓。再之后的新塔樓越來越少,除非是地塊兒限制實在沒辦法的,否則大多都是板樓了。
北向為主的房子這也沒什么不能考慮的,看自己的喜好了,房子是用來住的。只是在常規標準中這算瑕疵,如果都是北向的就算硬傷了,流動性弱,價格走勢也受影響。
2、性價比在自住角度是換房的首選,在投資角度不是。因為性價比高就說明租金收益率高,但收益率高有可能是租金高,也有可能是單價相對低,也就是因為漲的慢造成的。
3、換不換?單從學區房角度說,如果是用不上學位,那常規建議是換掉。雖然德勝的學區非常好,但畢竟溢價高,既降低了居住的性價比,也有溢價部分的保值風險。今年是入學高峰的最后一年,明年之后是否能撐住溢價得看政策,只能說德勝肯定在學區房算強的。
另外也得看具體小區和房源,房子是用來住的,在學區功能減弱之后,居住功能必定更受重視。所以如果參考韓國首爾,日本東京和臺灣省臺北的學區房,入學人數減少之后,支撐強的都是好學區中牛校旁邊的宜居房產。但即便是如此,居住的性價比也仍然不高,畢竟溢價部分是發揮不出價值的。
4、朝陽公園的估計看的當年的老公寓,商務型的,大多都是曾經豪宅榜上的,典型的自住為主。優勢就是性價比高,劣勢的塔樓不是太受追捧,價格走勢略弱,保值的最好成績是不再落后。
具體換到哪里看自己了,主要看自己更重視哪方面,各有優劣。另外注意一下物業費,有部分公寓挺貴的,能達到6-8塊左右。
僅供參考。
二
Q:
請問,我們情況是孩子27年上小學,現在住在回龍觀,三代人一起住。剛處理完外地的房子,手頭有大概1000多。比較傾向于西三旗育新和朝陽外國語。你怎么看這兩學校?或者索性去華清嘉園之類的頂級小強。
A:
1、我怎么看?有點兒發懵的看唄,不是太理解這思路。都上千萬了,朝陽都能買朝外了,那為什么要對標育新呢?圖的是離回龍觀近嗎?如果是這思路只能說看自己的通勤感受了。
但為什么又考慮華清嘉園呢?離回龍觀又不近了。而且這對口校也不是小強,而是頂級小學,小強指的是中學,完全是倆概念。所以我不是太理解這仨選項的目的。
2、常規來講,如果是在朝陽能買千萬的朝外房子,那就應該對標海淀或西城的頂級學區了,否則有點兒虧。因為這預算是能在朝外本校買到低溢價的房子的,居住的性價比高,各項算兼顧。而且朝外的排名僅在金剛小強之后(中學),又是九年制,還有2+4(到目前為止有)。
但如果對標的是育新,從學校來講不算多強,初中派位,學區整體偏弱,但溢價率卻不低。請問和朝外相比的優勢在哪里?那就只剩一個離回龍觀近了唄。
所以如果對標海淀中一二三和上地學區的話還行,可以說從學區角度比朝外強,只是房子溢價高些而已。
3、總之如果是我的話就要么朝外,圖個家長省心+房子的性價比高。要么就華清中二,圖學校氛圍好+海淀資源強,考慮好小升初通道就行。
僅供參考。
三
Q:
請問,目前手里有150,收入尚可,但不保證長期可持續,當前工作地點來廣營,在考慮買房(總預算可接受400不超過450)。短期自住,后續可能換城市,考慮長期持有出租。目前看了東洲瑞平、望京西園以及繡菊園明天第一城等小區,比較糾結,有沒有購房建議呢?
A:
1、既然考慮出租,那就計算租售比唄,也就是租金回報率,看哪個更高?幾個小區應該都不低,看具體房源吧。
2、您這幾個小區都不是一個性質,我不好說什么。簡單說幾句吧,東洲家園一部分是東城拆遷戶的安置房,一部分是當時2萬多的保障房。所以這屬于典型自住為主的小區,優勢是經濟實惠+房齡相對新,劣勢是地段兒普通+密度大+朝向好的戶型少+掛牌率高(前些日子是平均值的兩倍以上,現在我不知道)。
瑞平家園是回遷房+安置房+保障房,自然也是自住為主了。優勢是離地鐵不遠+房齡新+離阿里近,劣勢也是密度大,開發商是首農,質量中等吧。算算這里的租售比吧,有可能是這里更合適,算兼顧的。但長期說不好,看物業的維護水平了。算清楚租售比,有可能有溢價。
望京西園是老小區了,按商品房標準開發,一部分以經適房性質出售的。地段兒算最好,就是小區老了。常規選項是這里,至少圖個穩妥,肯定是跟隨大盤不吃虧。
繡菊園是經適房立項,部分商品房。價格走勢不算強吧,這幾個園里就北邊望春園的較好,基本跟隨北京大盤,其他的幾個都弱點兒。
明天第一城是5號院吧?還行,商品房,各項中等,黃老板妹夫脫離國美后的第一個項目,算是比較認真的,比國美第一城強點兒。地段兒也還行,價格基本不落后。
3、簡單就這情況,我沒什么建議,只是列出這些情況,看自己重視哪方面吧。
僅供參考。
四
Q:
現在我有了換房子的煩惱,想要咨詢下您。今年家里添了小孩,想把家順義馬坡130的房魯能7號(老人住)出手,換望京的房子700左右,以后互相有效應。目前孩子媽在六里橋上班,我在金融街上班,暫時不想考慮學區,因為海淀區學院路有個老破小,(沒啥好學區),您覺得望京可以么。
目前看了望京好幾個盤了,看上圣心大地了,請您幫著出出主意。或者您那邊有好的位置推薦么,主要考慮住房舒適。
A:
1、主要考慮舒適,那沒必要考慮別人的建議,憑自己的感受選擇才最合適。只有涉及保值投資角度才需要參考別人的意見呢,要不然賺不到錢。
這就跟買車似的,只是為了駕乘體驗那就完全聽自己的,過幾年換車時想保值點兒才參考市場呢。
2、圣馨大地挺好的,望京的老牌兒小區了,質量好,是當年典型的歐式公寓。Slogan我記不清了,大意是全北京綠化最豐富的豪宅,能讓業主們自由的健康呼吸。就是年頭長了點兒,又是這幾座塔樓,空間不太大,2008年后這種產品形式不太受追捧了,所以價格走勢略弱,否則怎么也得7/8萬往上。
但對應的優勢就是居住的性價比高,戶型也不算太大,租售比和租金收益率應該都挺劃算的。
3、總之挺好的自住為主的小區,荷花池和星座廣場都是當年的典范,大飄窗也是。所以如果是考慮舒適就買唄,選盡量好的朝向,別臨街,這樣出手時方便,價格也能高些。
僅供參考。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