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小滿,老話“一年旱澇看小滿”在村里傳了輩輩。
天剛蒙蒙亮,李大爺蹲地頭吧嗒旱煙,盯著發白的田壟直嘆氣。
小滿節氣到,太陽往南移,南方雨多北方旱,正是莊稼喝水潤根的時候。
“小滿晴了天,犁耙高掛起”,老一輩總說晴天兆旱,可現在灌溉設備早換了模樣。
昨兒村喇叭喊,農技站說今年副高偏北,北方春播區得防著伏旱提前來。東北黑土地剛播下玉米種,夜里得防霜凍,地膜蓋早了怕燜苗,蓋晚了怕凍根。南方稻田里,老張頭正帶人清溝渠,“小滿雨漣漣,四十五天不見天”,他怕雨水泡壞秧苗根。
村里王大姐家大棚種著反季菜,這幾日總盯著天氣預報,就怕突然暴雨掀了棚頂。
老把式們看云識天氣,說“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可手機里的氣象預警更精準到時辰。農技員小趙來田里,摸著枯黃的麥苗說,要是小滿沒雨,得趕緊葉面補肥,別等苗子蔫了才著急。
“小滿刮西風,夏天定是旱”,這風一刮,地里墑情跑特快,滴管帶得提前鋪到地頭。我瞅見后山老李家用草木灰撒在菜畦邊,他說這法子防蝸牛管用,比打藥省心還不傷苗。
可年輕人不信邪,扛著無人機去噴葉面肥,說科學種田就得跟上新法子,老經驗得挑著用。北方灌區這會兒該檢修水渠了,萬一伏天旱起來,水到不了田就是大麻煩。
南方丘陵地種果樹的,得趁現在加固支架,要是臺風季來了,樹倒了損失可扛不住。村東頭老周去年吃了虧,小滿沒蓄水,伏天花錢雇車拉水,多花了三成成本。
“小滿有雨多雨,無雨少雨”,這話擱現在,還得看水利設施硬不硬,光靠老天下雨可不行。咱農民不怕吃苦,就怕天氣突變沒準備,提前挖好排水溝,囤好抗旱設備,心里才踏實。
到底是老經驗更準,還是氣象預報更靈?這事兒在村頭茶館爭了好些天,誰也沒說服誰。我個人覺得,老輩傳下的是生存智慧,現在的科技是助力幫手,倆結合著用才是正理。
眼下最要緊的,北方趕緊查墑情,該澆水的別拖延;南方清淤排水,別讓積水漚了根。拿不準的趕緊跑農技站,現在政策好,技術員上門指導,比自個兒瞎琢磨強百倍。今年是晚小滿,按老話說夏天可能熱得狠,得給果園搭遮陽網,給養殖場備足降溫設備。
“小滿逢雙三九穿單”,雖說冬天冷暖早有預兆,可咱還是得把防凍物資提前囤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農時就像打仗,節氣不等人,天氣琢磨不透,但咱準備到位,總能少受點損失。
最后啰嗦一句,您家的地膜、肥料、水泵都備齊了沒?別等老天爺變臉了才慌神!
記住嘍,地里的收成不是靠天賞,是咱提前把該做的活兒都做在頭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