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業
參考卡瓦菲斯的《伊薩卡島》寫一首紀游詩,題目自擬。記敘一次游歷,可以是真實發生的,也可以是想象、虛擬的經歷,敘事和抒情相結合。
伊薩卡島
(希臘)C·P·卡瓦菲斯︱黃燦然/譯
當你起航前往伊薩卡
但愿你的旅途漫長,
充滿冒險,充滿發現。
萊斯特律戈涅斯巨人,獨眼巨人,
憤怒的波塞冬海神——不要怕他們:
你將不會在路上碰到諸如此類的怪物,
只要你保持高尚的思想,
只要有一種特殊的興奮
刺激你的精神和肉體。
萊斯特律戈涅斯巨人,獨眼巨人,
野蠻的波塞冬海神——你將不會跟他們遭遇
除非你將他們帶進你的靈魂,
除非你的靈魂將他們聳立在你面前。
但愿你的旅途漫長。
但愿那里有很多夏天的早晨,
當你無比快樂和歡欣地
進入你第一次見到的海港:
但愿你在腓尼基人的貿易市場停步
購買精美的物件,
珍珠母和珊瑚,琥珀和黑檀,
各式各樣銷魂的香水
——盡可能買多些銷魂的香水;
愿你走訪眾多埃及城市
向那些有識之士討教再討教。
讓伊薩卡常在你心中,
抵達那里是你此行的目的。
但千萬不要匆促趕路,
最好多延長幾年,
那時當你上得了島你也就老了,
一路所得已經教你富甲四方,
用不著伊薩卡來讓你財源滾滾。
是伊薩卡賦予你如此神奇的旅行,
沒有她你可不會啟航前來。
現在她再也沒有什么可以給你的了。
而如果你發現她原來是這么窮,那可不是伊薩卡想愚弄你。
既然你已經變得很有智慧,并且見多識廣,
你也就不會不明白,這些伊薩卡意味著什么。
去馬耳他
文/絕對或者零
0
1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天涯
滾燙的夕陽催促我趕緊上馬
走啊,走
忘記了曾經棲息過的牧場
只想為下一個清晨而奔忙
朝陽從我恬然的夢中爬起
普照在一望無邊的未知之路上
我把詩句碾成干糧,裝入行囊
希望在沙漠中碰見一個行人
他眼中有我熟悉的光芒
我要抵達地圖邊緣的馬耳他
在從未見過的風景中感受一次夜長
去幾千年前的神廟摸一摸那磚瓦
神秘的事情也許會在我腦海里發芽
再去找一個種滿鮮花的陽臺
把苦苦醞釀的詩行
撒在微風輕拂的土壤
看一片片葉子列隊經過身旁
供我醉眼欣賞
最后,把自己放平
送給藍天下的午后陽光
看,云是雪白的,風是那么明亮
才發現,生活怎么可以少得了遐想
FZ評:看到絕對或者零這首,第一反應,肯定沒去過馬耳他,然后是,這太卡瓦菲斯了。
您別看卡瓦菲斯在詩里把伊卡薩島寫得這么豐富有趣、充滿新奇際遇,但并沒有材料記載他真到過伊卡薩島,這島更似一個隱喻,一個歸宿,一個在彼岸照耀生活的燈塔。
沒去過,不就是YY么,你瞎寫啥?
李白沒去過天姥山,但這不影響他“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不影響他寫下一首千回百轉、攪動人心腸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更是在結尾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強音。
重要的不是你去沒去過,而是蘊含在你心底的激情,以及你如何將它們展示出來。
馬耳他,地中海島國,被譽為地中海心臟、歐洲新加坡,金融業、服務業為其支柱產業,風景優美,環境宜人。
絕對或者零寫的是一次詩人之旅。詩人想著離開自己生活的牧場,前往地圖邊緣的馬耳他。重要的不是馬耳他,重要的是離開,帶著“碾成干糧”的“詩句”離開。那去馬耳他干什么呢?去看看那里的“幾千年前的神廟”,摸摸磚瓦,或許神秘的靈感會再次觸發。再去“找一個種滿鮮花的陽臺/把苦苦醞釀的詩行/撒在微風輕拂的土壤”。
是呢,是一場白日夢。但與其讓自己的精神天天被雞零狗碎的煩心事煩擾著,不如就躺在天宇下,展開這一場夢幻之旅。雪白的云,明亮的風,生活怎么可以少得了遐想?
原詩有一個小問題,詩人在要不要押韻似乎有些猶豫,有時押了,有時不押,讀著讓我有點兒像在黑夜走路,深一腳、淺一腳的。可以嚴格押一下,也可以干脆不押,或者只押一點當個彩蛋,如果大部分押會給我一種想押沒押好、沒押盡的錯覺。
杜甫草堂
文/劍劍
0
2
茅屋是你的居住所
秋風帶來了風浪
卷走茅屋的三重茅
你寫下一首詩
傾訴這世道的不公
你孤獨——追著孩子
要奪回你屋上的草
多么悲涼——寂寞油然而生
哭泣的臉頰,如破碎的花瓶
孩子們卻嘻嘻哈哈
一切是一曲悲歌
草堂也是悲涼
容不下你的身軀
我看著你失望的身影
一直追逐到杜甫草堂
看著你的茅屋
直到你的哭泣停止
FZ評:杜甫草堂位于四川成都,相傳當年離亂中在友人幫助下修建茅屋,他在此居住四年多,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停止,也算是于亂世中得了一份安逸。不想,茅屋因暴風破敗,疾雨又至,無法安眠。在此遭遇下,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到茅草被風吹落,自己去揀拾卻受頑童戲耍,寫到被風雨摧殘的房子到處漏雨,無處安身。而正當讀者為詩人的遭遇感慨時,杜甫卻突然來了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卻是令人意想不到。
嚴格說來,劍劍這首《杜甫草堂》,紀游只是個背景。從詩句之間,依稀看到他站在杜甫草堂中,聯想起杜甫詩句中的那些細節,一時神游天外,想起了那個因茅屋受損而失魂落魄的老人。和杜甫的詩句中的那一尾亮色不同,劍劍看到或者說想表現更多的,是那一刻詩人的失意。
個人意見,這首詩可以只保留最后四行并調整,不敢說更好,謹供參考。如下:
杜甫草堂
我望著你失落的身影
一直追逐到草堂
看著你的茅屋
直到你停止哭泣
南山
文/李茂林
0
3
有個想法在心里裝著
已經許多年了
那就是回老家看看南山
我出生在海邊,沒見過山
奶奶曾經說過
山的頭上星星閃爍,腳下燈火通明
在我剛剛記事的時候
奶奶告訴我
咱們老家南山頂上有塊神奇的石頭
它會說話,能預測人的前世和未來
山頂上,我看見了一塊石頭
我向它拜了三拜
臨走時,我靠在它的身上待了一會
天空為我們拍了幾張照片
其中一張留給了月亮
后來,每次回到老家
鄰居家的人總是要看看我
尤其那些輩分高的人,年紀大的人
給我講南山的歷史
爺爺的過去
我聽得像個孩子
心中時而浪花飛濺,時而浮云一片
FZ評:茂林兄這首《南山》,極好的。
詩句開篇尋常,詩人有個心愿,要去南山。但是南山到底在哪里,如何去,并未明言。第二段點明詩人生在海邊,幼時奶奶告訴過他南山的神奇之處在于上面有塊能預測的石頭。第三段直接跳躍到見到南山,詩人“拜了三拜”,又“靠在它的身上待了一會”,天空為其合影。第四段,講起從此之后,再回家鄉,老人們告訴了我更多關于南山的故事。
這首的好處在于,難得的克制和留白,對于南山,從向往到親見,從傳說到實物又到傳說,直到消融于日常生活,構成了一片繁復又溫馨的時空。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張棗《鏡中》)
那南山到底是什么地方?
有時是一個傳說,有時是塊石頭,有時只是一種感覺。
向南山
文/塵塵
0
4
向南山
是一抬腳的事
推窗可見
放學后
涉過一條清涼的小河
就可抵達
南山的松樹遮天蔽日
燈芯草叢下藏著都柿、高粱果
還有螞蚱
它們和我們一樣
跳來跳去
蝴蝶和野芍藥是女孩子們的追逐
干樹枝做槍
樹身做掩護
是男孩子的天下
身上的泥巴用泉水洗過
山風來吹
樹枝則被搖晃抽打得
體無完膚
高粱果也順手掐了一把
用以果腹
天色暗淡
山腳下星光點點
縷縷炊煙
蜿蜒成回家的路
開路
明天再來
向南山
FZ評:又一首南山,南山故事好多,這一段是關于童年。
和其他幾首的朦朧和遙不可及不同,塵塵這座南山“是一抬腳的事/推窗可見”,讓人想起《詩經》里的“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它其實是孩童們的游樂場,松枝遮天,螞蚱蹦跳,野花盛開,蝴蝶飛舞,男孩子和女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存在,泥巴、泉水、山風、高粱果,自然天成、不假人力,盡情玩耍之后,明天又可再來。
這首詩開頭寫易來,中間寫有趣,結尾說再來,讀起來了無負擔,也能略略分享來自山野的童趣。
不過,本次作業主題是紀游詩,詩人寫的是日常玩耍,有一些跑題。
可以考慮以一次南山之旅為主題,只寫某一次,而不將此作為一種常態。
游壺口瀑布
文/樂悠然
0
5
窄窄的河道
奔流的碧波
導游道:
此處是柯受良
當年飛越黃河的所在
飛瀑、激流、隱隱的雷鳴
白浪翻滾 水霧拂面
彩虹頻現 歡呼的人群
激越如秦腔
歡快似信天游
黃河變成了一河清水
突破兩岸青山的封鎖
一路向南
FZ評:樂悠然一共提交了三首,相較之下,這首最為豐滿,語言流暢,表述清晰。
題目是壺口瀑布,上來兩句直接印象拉滿,“窄窄的河道/奔流的碧波”,視覺沖擊到位。接下來,轉述導游的話,提醒這就是當年柯受良騎摩托車飛越黃河的地方。
柯受良,又名小黑,臺灣藝人,常年在港擔任電影特技指導并參演多部港片。1997年,他騎摩托車飛越壺口瀑布,當時是現場直播,大家看得心驚肉跳,而他終于成功。后來,他和劉德華、吳宗憲合作的《笨小孩》傳唱一時,是個大家比較喜歡的大哥型藝人。2003年在滬因病去世。
導游的這一句,一下子將注意力成功轉移過去,這便像古詩詞用典。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里有:“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南朝宋時武帝劉裕的小名,這句的意思便是,這斜陽照射,綠樹掩映的普通街道,便是那當年皇帝劉裕住過的地方。
用的好,便為詩句增加了一重文化歷史氣息,或者是一種時代感。
接下來,詩人綜合運用視覺、聽覺以及人群的反應來描寫瀑布盛景,以“秦腔”“信天游”為喻,描寫其聲勢,達到情緒高點后突然收束,寫黃河在此由黃變青,在兩岸青山陪伴下,向南流去,留下一個余音裊裊的結尾。
這首詩多層次多角度描寫瀑布,有自然的、人文的,有單次事件,也有傳統文化稱引,著墨不多,畫面豐富,讓人喜歡。
安托尼斯山
文/魚之介
0
6
烏合之眾
尋安托尼斯山
——一座仙山
孩子與火車
火車的臉
嗩吶起舞
霧吞送葬隊伍
一微米羚羊
安托尼斯啊安托尼斯,你會不會露面?
似活物,斷橋
小黃點,塌方
像大片
安托尼斯啊安托尼斯,你會不會露面?
佇立斷崖
空白的天!
無表情的臉
安托尼斯啊安托尼斯,你又沒有露面。
返途中司機說安托尼斯宰了三只熊嫌犯一個攝影愛好者拍熊臉被拍死蒙娜麗莎今天鬧肚子沒笑我看見她上唇黑須微彎不如回旅館手摸你溫熱的臉安托尼斯啊安托尼斯,你又沒有露面
機場路
驚現仙山
眾人并肩
安托尼斯啊安托尼斯,你終于露面!
路披動物皮不是赫拉克利特的皮
安托尼斯山不如房車哈氣窗上雪山
安托尼斯只巨大轟鳴
我比小黃點更小的點
無邊,閃馳
靜栗
(附原排版圖供參考)
FZ評:魚之介這首詩,我沒法評,看不懂
詩人標題里給出了一個叫做安托尼斯山的地方,然后圍繞這座山出現了一批畫面,“孩子與火車/火車的臉,”“嗩吶起舞/霧吞送葬隊伍/一微米羚羊”,這些給人一種緊張和衰亡的感覺,然后發問“安托尼斯啊安托尼斯,你會不會露面?”如是者二,然后又變換為“你又沒露面!”在一句無標點長句后,演變為“你終于露面!”最后以一幅由動轉靜的畫面收尾。
可能是水平不夠,山豬吃不了細糠哈。個人看來,詩人未給出明確的線索和提示,讓本來作為交流的語言變成了擋在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行行鐵蒺藜。
不過,也鼓勵和支持做有益的創新和探索。之前在圖書館亂翻詩集,看到有詩人在詩歌排版的各種嘗試,比如將詩倒著或者側著寫,利用文字的大小、間隔的距離來表達意緒,或者將詩的文字排成一個圖形,要求讀者把它們看成既是文本也是圖畫。所以,把原排版圖也放上了,供各位研究參考。也希望其中有沒發現的閃光點在其中,這時候我要做的就是及時讓開。
與魚之介溝通過一回,原作要更長一些,建議他做了些刪減,第二稿清爽很多,但對我來說,仍然CPU過載,需要休息一下。
在此,也提示魚之介,相關的詩歌探索與實驗很有意義,沒準兒在哪里就突破了,不過在那之前,詩人和讀者都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