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維俊
李博指導學生發音。 受訪者供圖
5月7日,廣西桂林市聾啞學校排練室內,一群聽障兒童正進行日常訓練?!捌?”指揮棒在空中畫出一個感嘆號,合唱團負責人李博張大了嘴巴,用夸張的表情、靈活的肢體語言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班?、啊、哦……”不同的聲部響徹排練室。
“教聽障兒童唱歌,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已經堅持了10多年。”李博說,“最讓人難忘的,是今年1月,合唱團在漓江歌劇院進行了第一次專場演出。”當時,在李博的指揮下,15個孩子組成不同聲部傾情獻唱,40分鐘的演出結束時,很多觀眾已淚流滿面。
2013年的一天,從事文藝工作的李博和張詠走在街頭,人群里傳來一聲“啊”的吶喊。李博說:“聲音的源頭是一位聽障人士,那一聲沒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對我們來說,仿佛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純粹的聲音。”兩人一合計,決定到聾啞學校里采集一些歌聲,放進自己的音樂里。
李博和張詠來到廣西百色市凌云縣特殊學校,兩人一邊比劃著剛學的手語,一邊用真誠的眼神鼓勵孩子們發聲,可多數孩子見著他倆就躲?!昂⒆觽兛赡芎湍吧私佑|比較少,有些害怕。”李博說,“孩子們雖然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但我們希望他們能勇敢地放聲歌唱?!彼麄兿氤闪⒁粋€無聲合唱團,教孩子們學唱歌,鼓勵他們在音樂中收獲自信與成長。
2014年,無聲合唱團成立。
聽不到聲音,怎么發聲?訓練時,有孩子主動提出,讓李博將手放在他們的喉嚨處,以便更好地矯正發音?!八麄冸m然聽不見,不太會表達,但有時比我們更有辦法。”李博說。
孩子們對聲音的理解給了李博和張詠啟發:聲音的本質是振動,他們讓孩子們把臉貼在板材上,手指叩擊,感受聲音的變化;讓孩子們把手放在伙伴的腹部,感受發聲時人體的振動;用樂器的節拍校準器把聲調可視化,輔助孩子們發出不同的音調……
歷經3年多的訓練,2017年,無聲合唱團在凌云縣禮堂第一次登臺演出?!把莩鲭m然只有短短一分鐘,卻為孩子們叩開了一扇勇氣的大門?!睆堅佌f。
從不敢發聲,到1分鐘的表演,再到40分鐘的專場演出,無聲合唱團感動了很多人。李博說:“我們所做的不過是播下一顆愛的種子,希望它能長成參天大樹?!?/p>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2日 06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