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曾說:‘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這句話,支撐他沖破重重阻礙回國?!痹捯魟偮?,臺下便響起一陣掌聲。
5月20日,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在西部(重慶)科學城以《錢學森:科學報國的赤子心》為題,通過一張張泛黃照片、一段段珍貴影像,還原了錢學森從求學美國到毅然歸國的崢嶸歲月。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以《錢學森:科學報國的赤子心》為題講述錢學森的家國情懷與奮斗故事。 吳玥瞳 攝
在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重慶市科學家精神宣講周——“傳承2025”重慶行活動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拉開序幕。6位中國科學家精神宣講報告團成員——蘇步青之孫蘇泉、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黃緯祿之女黃道群、鄧稼先妻侄許進、黃旭華之女黃峻、黃大年同事好友任波,以親歷者視角講述前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與奮斗故事。為現場500余名機關干部、科技工作者及師生代表帶來一場震撼心靈的“精神盛宴”。據悉,為期三天的18場巡回宣講同步啟動,覆蓋中心城區大中小學及企事業單位,掀起全市傳承科學家精神的熱潮。
科學家故事叩擊心靈,互動問答激發共鳴
當講到錢學森在美遭受不公待遇卻始終心系祖國時,錢永剛聲音哽咽:“父親用一生踐行了‘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的信念?!迸_下觀眾無不被這份赤誠打動,不少人眼眶濕潤,自發報以熱烈掌聲。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追憶父親錢學森一生的點點滴滴。 吳玥瞳 攝
錢永剛飽含深情地追憶父親錢學森一生的點點滴滴。講到情深處,年近古稀的錢永剛也不覺降低了語調,放慢了語速。留學美國、奉獻航天、金色晚年,每一次選擇,錢學森都把國家放在了第一位。錢永剛回憶道,父親曾經說過:“鴉片戰爭近百年來,國人強國夢不息,抗爭不斷。革命先烈為興邦,為了炎黃子孫的強國夢,獻出了寶貴生命,血沃中華熱土。我個人作為炎黃子孫的一員,只能追隨先烈的足跡,在千萬艱難中,探索追求,不顧及其他。”
在重慶科學城高橋學校,“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鄧稼先的妻侄許進為600余名同學講述了姑爹平凡而偉大、可歌可泣的一生。“闖下大禍的魯莽少年”“戰亂中發奮讀書”“不堪回首的艱苦歲月”“沖向死亡之地”“向祖國和人民告別”“給祖國母親最后的家書”等等小故事,在許進深情而又抑揚頓挫的講述中,鄧稼先的光輝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不少同學的眼角滲出了晶瑩的淚花。
第一實驗中學分會場,“以前覺得科學家離我們很遠,今天才明白他們是為了守護我們的未來?!币幻猩鷦忧榈卣f。黃道群以《黃緯祿:從“逃學少年”到“巨浪之父”》為題,揭秘“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黃緯祿的成長蛻變?,F場生動還原了黃緯祿幼年貪玩逃學、后被家庭與老師激勵逆襲的故事,引得學生陣陣驚嘆?!包S院士高中會考數理化三科滿分,靠的是路燈下苦讀、被窩里打手電背書的狠勁!”互動環節中,有學生提問:“如果遇到學習困難,該怎么堅持?”黃道群微笑著回答:“黃院士用行動告訴我們: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有不夠堅定的信念。”現場掌聲雷動。
故事+科技+實踐,構建立體傳播矩陣
記者了解到,此次宣講活動突破傳統模式,將科學家精神與科技創新、實踐教育深度融合。在重慶科技大學,任波以《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國》為題,通過黃大年團隊突破國外技術封鎖、研制“深地探測儀”的真實案例,闡釋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價值。互動環節中,學生提出“如何平衡科研與生活”,任波坦言:“黃大年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后一天’,他的純粹與執著,正是當代青年最需要的品質?!爆F場科技工作者代表感慨:“這種精神激勵我們在攻關卡脖子技術時永不言棄?!?/p>
▲活動現場。吳玥瞳 攝
從錢學森“沖破封鎖歸國”的壯舉,到黃旭華“深潛三十年”的堅守;從鄧稼先“隱姓埋名”的奉獻,到黃大年“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擔當,科學家精神跨越時空,在巴渝大地激蕩回響。這場融合歷史回望與未來展望的宣講周,不僅讓科學家精神深入人心,更點燃了山城兒女科技報國的熾熱情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