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天氣越來越熱了,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不愛吃飯了,胃口下降了很多,大家可能會把這種食欲的變化歸咎于飯菜做得不可口,或者是炎熱讓人沒胃口。
但別忘了胃口是由脾胃決定的,所以,每當進入夏季,我們都要關注下孩子脾胃虛弱的問題。
1
—The First—
夏季是孩子脾胃的“大考”
夏季氣候濕熱交織,中醫認為“濕邪困脾”。
脾主運化水濕,但“喜燥惡濕”,濕熱環境易導致脾陽不振,運化能力下降。
孩子“脾常不足”,本就虛弱的脾胃在濕邪侵襲下,水谷精微無法正常運化,形成積食、腹脹等問題。
此外,高溫導致孩子多汗,氣隨汗泄,進一步削弱脾氣,形成“外熱內虛”的惡性循環。
同時入夏后,孩子明顯偏愛冷飲以及冰鎮水果,這些寒涼食物直接損傷脾胃陽氣。
中醫認為“脾主升清”,寒邪會抑制脾陽的升發功能,導致胃腸蠕動減緩、消化酶分泌不足,引發食欲減退、腹瀉或便秘。
所以一旦入夏,孩子的脾胃都在接受大考,而“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使大多孩子一敗涂地,每天都吃不好,吃不香。
2
—The Second—
孩子脾胃不好的五大信號
食欲異常:挑食厭食或暴飲暴食后口臭、打嗝,而胃不和則臥不安,夜間哭鬧、失眠的情況也會時有發生。
排便紊亂:長期便秘或腹瀉,大便黏膩、夾雜未消化食物。
體質下降:反復感冒、咳嗽,夜間盜汗,睡覺眼睛閉不緊,還老愛磨牙。
發育滯后:身高體重不達標,肌肉松軟,頭發稀疏枯黃。
情緒不穩:易煩躁哭鬧,中醫認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虛易致肝氣犯胃。
3
—The Third—
夏季兒童脾胃調養三法則
1
飲食調理
夏季飲食以“甘淡溫平為原則,甘淡食物如薏米、茯苓、冬瓜等,既能健脾利濕,又不會助長濕熱,避免“濕困脾陽”引發的食欲不振和代謝紊亂。
這里可以試試健脾祛濕的黃金搭配——三星湯
麥芽10g、谷芽10g、山楂5g煮水,可起到消積化滯的作用。
另外還可以試試小米南瓜粥,可溫養胃氣,適合病后恢復。
2
推拿按摩
推拿通過刺激脾經、胃經及相關穴位,直接調節經絡氣血運行,促進脾胃升清降濁功能。
已有相關研究證實,推拿中的捏脊療法能激活交感神經,增強腸道免疫屏障功能,減少腹瀉發生。
沿脊柱兩側從下向上捏提皮膚,每日3-5,增強脾胃功能,不過要注意避開飯后1小時。
3
生活養護
飲食規律,定時定量,晚餐不過飽;避免追喂、哄喂,營造輕松進食環境。
規律運動有助脾胃運化,上午9-10點或下午4-5點戶外活動1小時,推薦拍球、跳繩等促進腸道蠕動。
睡眠充足可養陽氣,早睡早起,在21點前入睡,避免睡前2小時進食;午間小憩不超過1小時,防氣機壅滯。
文中提及的脾胃不好都是非病理性的,可以只通過飲食金和生活習慣來調理。
但一旦出現長期積食、體質不佳、經常生病、個子矮小等情況,說明已經發展到了病理性脾虛,光靠飲食調整已經不行了,需要盡早找醫生系統地調理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