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
汗水與笑聲交織成詩,
指尖與泥土碰撞出光。
從整理書包的萌新小白,
到非遺工坊的匠心少年,
信陽市第一實驗小學的孩子們,
用勞動丈量成長的溫度!
勞動教育周全記錄
"書包整理大師" 誕生記
一年級·勞動初體驗,"書包整理大師"誕生記。
萌娃們跟著老師"課本放左邊,作業本靠右邊,水杯雨傘要歸位!" 小書包變身"整齊魔法盒"
家務小超人
二年級·家務小超人。
二年級萌寶承包家庭基礎家務,勞動相冊里捕捉到N個"第一次"——第一次疊出方形衣服、第一次剝出完整雞蛋,廢舊物品變身創意手工!成長,或許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發生,在疊好的衣物里,在剝好的雞蛋中,在生活的點滴細節里。
校園美容師
三年級·校園美容師,勞動方法我來學。
雙手握掃把,身體向前躬。左到右,前到后,兩邊到中央。一下一下輕輕掃,垃圾分類要做好,工具歸類擺放好,團結合作環境好。那個小小的她,早已在校園的土壤里,悄然長成了挺拔的小樹。她不再害怕臟污,不再依賴幫助,而是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一片小小的責任天地。
創意改造小能手
四年級·創意改造,塑料瓶的華麗轉身。
塑料瓶剪去“帽子”,畫上笑臉,變身可愛筆筒,鉛筆彩筆排排站。瓶身剪出波浪邊,裝點彩紙,插上野花,就是教室里最亮眼的小花瓶。
社會小公民
五年級·社會小公民,社區里的溫暖相遇。
小志愿者雙線作戰:一邊進行垃圾分類宣傳,一邊聽爺爺奶奶講"過去勞動的故事"。從前連自己房間都收拾不好的她,此刻卻將落葉掃成整齊的小堆,連卡在磚縫里的碎紙屑,都蹲下身子用鑷子一點點夾出。曾經那個躲在傘下撒嬌的孩子,早已在服務他人的風雨里,長成了能夠為別人撐傘的大人。她用沾滿泥土的雙手,在社區的每個角落,種下責任與溫暖的種子。
金句墻:"機器人能掃地,但掃不出心里的溫暖"——勞動辯論賽最佳辯手語錄。
這場辯論不僅展現了雙方選手的思辨能力與語言風采,更引發了觀眾對科技與勞動關系的深刻思考——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既要擁抱科技帶來的變革,也要堅守勞動的價值與意義。
“老師快看!我的種子發芽啦!”孩子們眼中都閃著自豪的光芒。種下小小的種子,更是種下了對自然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片小小的春耕田,成了孩子們最生動的課堂,讓勞動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
成長挑戰營
六年級·成長挑戰營,田野間的成長課。
茶村非遺工坊,指尖觸碰傳統勞動智慧。采茶少年手指翻飛,"原來一芽一葉要這樣掐!"手工剪紙,"我的剪紙雖然歪,但歪得很有個性!"
這一刻,勞動不再是課本上的概念。他們在采茶中體會到自然饋贈的珍貴,在剪紙里觸摸到傳統技藝的溫度,更在親手創造中,懂得了耐心與堅持的意義。
這一周,
我們看見書本外的世界:
一雙手能創造美,
一顆心能傳遞愛,
勞動不是任務,
而是成長的勛章。
信陽市第一實驗小學
邀您共同守護——
讓勞動的種子,
在童年生根,
向未來生長。
(通訊員 王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