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推進現房銷售的小作文,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和以往爆料不同,這次的消息,可信度比較高。
我們看到的相關征求意見稿,出現了“勢在必行”的表態,但還不方便公開。
不過,河南信陽,早在5月9日,就掛出了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試行)。
其中明確提到:
文件印發后新取得施工許可證的項目,施工進度需達到主體封頂方可申報商品房預售許可。
文件印發后新出讓土地開發的商品房,一律實行現房銷售。
算是打響了今年的第一槍。
現房銷售,向來都不是一個新鮮詞,海南在2020年就全面推行,自2022年末以來,全國已有超30個省(市)加入試點。
廣州有沒有這個趨勢?有的兄弟,有的。
1)目前,廣州已經在討論了相關議題;
2)更早之前,廣州兩會,也首次在市的層面,明確提出要有序推進商品房現房銷售。
新一輪現房銷售潮,最大的特點在于:
范圍更廣,面向全國。
覆蓋范圍更大,針對所有新拿地商品房。
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會徹底改寫當下樓市的游戲規則。
讓很多購房者深惡痛絕的商品房預售制度,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幾個關鍵:
一、為什么要這么干?
因為從總量來看,住宅已經不再短缺。
更確切來說,是過剩。
之前學香港,推行預售制,核心是提高周轉速率,大幅增加住房供給。
開發商通過賣“樓花”,可以提前回籠資金,拿到的預售房款,又能快速投入新項目建設,滾動開發,形成“拿地-開工-回款-再投資”的高效循環。
房地產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模式由此而來,購房者還沒住上新房,就背上了貸款,承擔了大量未知風險。
在房子供不應求,以及房價永遠漲的信仰下,一切都很和諧,預售制作為市場主流售房方式,一直延續了下來。
2014-2019年,新開工面積保持年均18億平方米以上,遠超14-15億平方米的銷售面積,這也導致了庫存規模的急劇攀升。
雖然近年隨著市場下行,新開工面積有了明顯收縮,弱于銷售面積,但去化速度顯然是不夠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到2024年末,廣義庫存面積高達127億平方米,即使完全不新增,按照9-10億平/年的銷售面積來算,也夠賣很多年。
這是現房銷售推行最核心的原因,也是最大前提。
期房時代出現的質量缺陷、項目爛尾、學位暴雷等問題,也讓現房銷售更加師出有名。
二、怎么干?
新老劃斷。
已拿地項目,鼓勵推行現房銷售。
已預售項目,加強預售資金封閉管理,防范交付風險。
新拿地項目,必須推行現房銷售,實行“定金制”。
這一點,會直接體現在出讓文件中,項目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后,開發商才可以買家定金,金額不超過房款5%(辦理銷售備案前不得提取使用),約定好交房時間。
如果超過合同約定期限28天還交不了房,房企違約,要定金和利息。
三、難點在哪?
房企參與積極性,以及財政壓力。
顯而易見,這個模式,會大幅拉長企業的融資和回款周期,不可控因素太多。
現在的樓市,兩個月后的行情都難以預判,更何況是兩年。
所以敢拿地,有能力拿地的,只能是資金實力在線,穩扎穩打的房企,行業會迎來新一輪洗牌;
相應的,土地供應規模也會下滑,對于地方財政來說是個考驗。
四、怎么解決?
財政上,沒什么好說的,既然提出了現房銷售,本身也是想減少土地財政依賴,推進地方土地財政有效轉型,鼓勵做“好房子”,降低容積率,降低樓高,也是類似的道理。
企業層面,有兩招:
開發周期太長?鼓勵房企引進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保質保量加快項目建設。
資金壓力大?加大融資支持力度,鼓勵主辦銀行適度降低開發貸貸款利率,滿足項目融資需求。
五、影響是什么?
對買家來說,最直接的,是買房不怕爛尾了。
而且,最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對稱,不容易踩坑。
無論是房屋質量、裝修標準、立面品質、園林景觀、社區配套,都是所見即所得的。
就連看到的樣板間,也是0貓膩的,實行等比例展示,與項目實際交房狀況一致,房子建面多少,套內多少,公攤多少,依據是什么,都要清清楚楚公示出來。
在交房即交證政策的配合下,只要掏出了買房錢,入住,落戶、子女入學等,都能一步到位。
對房企來說,必須同步強化資金管控能力、產品創新能力和全周期開發能力,才能不被踢出局。
對市場的影響,則體現在供應結構,和供應規模上。
現房銷售模式下,小社區,小地塊,總價門檻,開發周期都更可控,肯定會成為主流;
大社區,大配套,大花園,除了極少數頭部,沒人能吃得下。
在這個趨勢下,以后”巨無霸“大盤,會越來越少。
供應規模,自然是縮減的,牌桌上玩家少了,游戲規則也變了,更多是以需定供。
如果真的能一次性到位,新房供應會出現階段性的“斷檔”,既能幫助庫存去化,也能托舉房價,其作用,在我看來,是僅次于大規模棚改的。
以廣州為例,預售制模式下,除開標桿的改善盤豪宅盤,房企從拿地到開賣,最快只要64天,動作慢一點的,半年也能搞定了。
但在現房銷售模式下,沒有個一兩年,兩三年是搞不定的。
2025年拍出的地,最快要26、27年才能入市,市場也將無可避免地出現空檔期。
短期內沒有新增供應,那么買家可以選擇的,更多還是存量項目,自然而然就去庫存了。
但這是一個窗口期,要趕在現房集中入市前,快速去化,等到現房出來,勢必會沖擊樓市格局,尤其是老舊二手,失去了原有所見即所得的優勢。
由于資金成本問題,現房售價,本身就會比期房更貴,疊加市面庫存減少了,長遠來看,對房價止跌回升也是有幫助的。
好了,關于現房銷售的細則,還有很多不方便聊的內幕,可以添加拆神助手私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