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圣寺
林 琳
“仞峰巒聳碧空,不知何代創仙宮。滿庭秋色莓苔地,一徑寒聲檜柏風。”這是宋代詩人李錞吟誦的川北靈山古剎棲樂寺。
棲樂寺位于南充市城西連亙十二峰,群山之冠棲樂山頂。棲樂山,山勢宏偉,獨立草天,果州新貌,嘉陵玉帶,盡收眼底,一覽無余。山上茂林修竹,曲徑清密,群山泛翠,氣候宜人。群山疊翠,風景宜人,歷史感人,傳說動人。
《南充縣志》記載,唐德宗年間(約794),曾在棲樂山頂建棲樂觀,果州女道士謝自然得道飛升。“仙樂響徹西羅山巔,鳳凰翱翔西羅山左,萬鶴齊鳴嘉陵江東。”由此得名棲樂山。棲樂寺周圍山下有西漢巖窟200余處,洞內塑有千百尊佛像,可謂“百洞千佛環禪林,蕭寺鐘聲聞凈音”。唐宣宗年間(約850),釋洪法師云游至此,于寺內鑿池見涌泉,池水常年充盈,天旱不涸,觀池水色澤變化,預知當年旱澇,名為棲樂靈池,為南充歷代八大圣景之一,至今仍修繕保存。明嘉靖二十年(1541),左司直任瀚辭官還鄉,居住寺下山洞,潛心學易數十年,在洞側石壁上刻有《讀易洞》至今尚存。1926年,劉伯承元帥在棲樂寺設瀘順起義指揮部,現立碑浮刻以記。“文革”中廟毀人稀。時逢改革開放,棲樂寺得以重建。
棲樂寺重建記
斗轉星移,日新月異。今天的棲樂寺,梵音陣陣,寺外翠綠環抱,云霧繚繞,寺內紅墻綠瓦,飛檐翹閣,莊嚴肅穆,氣勢恢宏,遠望似海市蜃樓,近看卻似人間仙境。
曲徑通幽,抬階而上,猶如步步蓮花。通向寺廟的路上,善男信女的許愿風鈴,伴著山風叮鈴作響,恰是一曲優美動聽的梵音,香客信眾的紅色許愿絲帶掛滿了兩旁的百年古樹,迎風飄曳,仿佛古老的信仰乘載著新的希望。
走近山門口,一個一米高金色“佛”字首先映入眼簾,“摸佛轉運”讓游客充滿了喜樂。江澤民同志題白馬寺字“晨鐘暮鼓驚醒世間名利客 佛號經聲喚回苦海迷路人”書法豁然印于墻壁,紅色的觀音心咒“唵嘛呢叭咪吽”六個大字,醒目耀眼。
江澤民白馬寺題詞
進入前山門,天王殿兩旁寫著對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古笑今笑世間可笑之人”,內供奉金尊彌勒大佛,兩邊是威嚴莊重的四大天王。鐘、鼓二樓位于大殿兩側。早晚鐘聲悠揚和深沉,穿越紅塵,仿佛喚醒心中的寧靜,帶來片刻的禪意。
穿過天王殿,在大雄寶殿之間。有一靈泉,又稱“棲樂靈池”,是古代南充八大風景之一。池水常年清澈滿盈,相傳靈池水與嘉陵江相通,雖天大旱而不干涸,而且池水色澤變化還能預測旱澇,觀者甚眾。清·康熙《順慶府志》有張鳳翮作詩:“一池靈水起山空,泉脈源源江水通。聞說仙姬飛羽處,仙風還在此池中。”
雄偉壯觀的大雄寶殿,雕梁畫棟,氣勢磅礴。內塑釋迦牟尼佛像,高18米、寬5米,現為川東北室內佛像之最,兩側是毗盧遮那佛、琉璃光佛。殿內東西兩面是泥塑的十八羅漢和精致彩的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五百羅漢。
棲樂寺,面南背北,依山而建,縱貫山頂,南起步云臺、前山門、天王殿、棲樂靈池,鐘鼓樓,大雄寶殿;北至觀音閣、藥師殿、攬秀亭、后山門。寺廟地面積3906平方米。寺廟終年香火鼎盛,慧燈常明,進香朝圣者眾多。
2003年1月3日,經四川省民族宗教局批準,四川省佛教協會發文,釋海空法師晉院棲樂寺首任方丈。海空長老嚴謹治寺,勤儉建廟,寺內道風學風井然有序,出版了《覺源》《佛法如是說》《心平是福》《放下自在》四部佛書,為佛教事業嘔心瀝血。釋海空法師住持棲樂寺21年,2023年3月16日圓滿示寂,其嫡傳弟子釋寂暉為現棲樂寺住持。
寂暉法師年輕有為,積極探索佛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道路,為善巧方便信眾,擴建鼓樓、茶樓、四面佛塔、菩提道。
新建的茶樓是大眾交流談天、修身養性的好地方,更是市民們觀賞日出日落的打卡地。夏天早晨,許多市民蜂擁而至,這里欣賞日出別有一番景象。
東方天際,遠處山巒跌宕起伏,橙紅的霞光仿若被一只無形的巨手徐徐拉開,剎那間,萬道金光如箭鏃般射向大地。陽光攀過殿頂琉璃瓦,為那龍雕鳳塑披上金縷衣,使其鮮活欲飛;灑在寺院庭院的棲樂池上,池水瞬間化作一面碎金的明鏡,倒映著天光云影、殿宇浮屠,游弋其中的錦鯉也披上了絢麗的霞衣,靈動似仙。
秋冬清晨,云海翻騰涌動,如夢如幻,站在這里,看陽光升起,云霧慢慢散去,恰是人間仙境。
四方佛塔建在后山,四面渡金,珍藏供奉海空長老金剛舍利,接受信眾瞻禮參拜,常年鮮花水果供奉不斷。
2024年7月建成的菩提大道,連接后山門和風景區大門,更加方便游人前往。菩提道兩邊種植88棵菩提樹,播放的音樂不絕于耳,走在上面,呼吸清新的空氣,成群小鳥偶爾停在上面尋食,讓人早就忘卻了城市的喧囂。
后山門“喜樂相伴·事事吉祥”幾個紅色喜慶大字,仿佛給眾生送上了無限祝福;“慈悲·包容·奉獻”是棲樂寺治寺宗旨,通俗易懂,樂于理解。
每逢三月三,登西山。迎著燦爛的陽光,市民和游客在景區欣賞美景,登山健身,環山健步,到棲樂寺祈福,呈現出一片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山巔圣寺,千年古剎。棲樂寺歷經千年風雨洗禮,見證了無數的悲歡離合、朝代更迭,仿若一位遺世獨立的智者,默默守護著這方心靈凈土,向每一個有緣前來的人,傳遞著佛法的智慧與慈悲,讓疲憊的身心在此尋得棲樂之所。
今天,這里花木繁茂,清氣襲人,天空明麗,地面潔凈,四季可看鮮花,夜夜可賞華燈。棲樂寺與時俱進,隨喜眾生,將為市民推出免費書寫中國傳統經典、講經說法等系列活動,力爭構建優秀叢林道場。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林 琳(南充市順慶區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網網站會員。熱愛文學,文章散見《中國石油報》《四川石油報》《工人日報》《晚霞報》《南充日報》《石油金秋公眾號》等報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