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先規劃后實施、先保護后利用、先地下后地上”原則,以“保護歷史建筑、提升功能服務、拓展發展空間”為重點,序啟動文物和歷史建筑保護修繕。
中房報特約通訊員左祥志
中房報記者栗文忠 李臻/云南昭通報道
云南省昭通市委、市政府緊密圍繞國家關于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的決策部署,面對昭通古城文物古跡年久失修甚至損毀嚴重、配套基礎設施缺失不全、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亟待改善等困境,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指揮長的古城保護工作指揮部,全力推進各項工作,通過深入調研、反復論證和征求意見,確定了“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目標,開啟昭通古城保護工作。
改造中的云南昭通古城。
昭通市充分利用政策優勢期,指導和推動全市11個縣市區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加強地下管網建設改造項目的策劃和準備,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資金支持。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的大力支持下,昭通市共有43個項目獲得中央預算內資金、增發特別國債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的扶持,項目總投資達到606969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及特別國債資金為308494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251878.3萬元,工程形象進度達到41.5%。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相關部門持續優化工作流程,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資金使用規范、透明,改造工程按期保質保量完成,為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樹立了典范。昭通市昭陽區在2022年至2023年期間,被評為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的優秀典型區;彝良縣在2024年至2025年期間,被評為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的優秀典型縣。
改造中的云南昭通古城。
聚焦重點,保護傳承
打好項目建設“組合拳”
堅持“先規劃后實施、先保護后利用、先地下后地上”原則,以“保護歷史建筑、提升功能服務、拓展發展空間”為重點,系統謀劃實施75個項目,總投資20.08億元,有序啟動文物和歷史建筑保護修繕、街區打造和市政功能配套等建設。
云南昭通古城。
(一)“三個一”整體推進古城保護
1.提質一張管網。對古城區2.3平方公里內56條街巷地下綜合管網進行提質擴容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目前,已完成陡街、北正街等16條街巷地下綜合管網提質改造,其余街巷正在抓緊建設中。
2.修繕一批文保。堅持“修舊如舊、最小干預”的原則,搶救性修繕保護了李氏支祠、陜西會館、遲家大院、廣東會館等13處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筑。
云南昭通古城。
3.改造一批民居。堅持微改造、一戶一策的原則,嚴控建筑高度、最小干預修繕,按照“原形制、原風貌、原材料、原工藝”對街區內的建筑進行修繕,杜絕“拆真建假、拆矮建高、拆少建多、落架大修”,最真實、最完整地保留外觀,有序啟動大局街515戶民居改造。
云南昭通古城中的雕塑。
(二)打造兩條歷史街區
遵循“先試點后推開”的原則,打造“北正街”“大局街”兩條歷史文化特色街區。完成北正街區改造,2024年7月“北正街”歷史文化街區獲得省人民政府批復,正在編制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大局街”歷史文化街區申報通過省級專家評審和現場核查。
云南昭通古城中的雕塑。
(三)提優三個片區
1.挑水巷片區。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停車場已交付使用,文物和歷史建筑耿、胡、楊宅院已完工。
2.文廟片區。龍志楨公館、文廟等文物已完工。
3.鎮署四小片區。古城博物館、抗戰紀念館、朱提記憶中心正在有序推進中。
云南昭通古城中的雕塑。
(四)配套建設四個停車場
在古城保護范圍內新增東、南、西、北四個停車場,共640余個車位,有效破解老街區、古街道行路難、停車難的“古城病”。
云南昭通古城規劃圖。
盤活資源,創新賦能
出好活化利用“關鍵招”
按照“文化進會館、商業進街區”的思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社會參與”的原則,采取“招商+自營”模式,劃分“文、博、市、商”四個片區對文保單位、歷史建筑、特色民居等進行活化利用。
云南昭通古城規劃圖。
(一)打牢旅居基礎
1.深挖文化內涵。深入挖掘漢孟孝琚碑、東晉霍承嗣壁畫墓等文物價值,以文廟為中軸線,講好朱提文化故事;計劃打造古城博物館、抗戰紀念館、朱提故城記憶中心;姜亮夫故居打造國學研究基地。全方位展示昭通歷史變遷與文化底蘊,讓古城“活起來”。
2.完善設施。整體遵循“小街坊、密路網”原則,重點優化路網等級結構,提升路網整體使用效率和通行能力,進一步優化古城生產生活條件。
3.酒店民宿建設。遲家大院正在打造高端花園酒店;廣東會館計劃植入廣東特色餐飲及昭通古典舞;下步工作中還將打造一批古城民宿等,用昭通行動為“旅居云南”添磚加瓦。
(二)引入文旅融合業態
1.打造演藝項目。李氏支祠現由市文化藝術劇院運營,昭通首部庭院劇《壹根扁擔》在這里駐場演出,未來將創排多形式的演藝項目,打造休閑音樂吧等;擬計劃在古城建設非遺展演中心,促進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播及活化利用。
2.探索多形式文化體驗。計劃以陜西會館為試點,打造琴棋書畫展及相關培訓;在節日活動期間舉辦文創集市。通過書畫研學、文創展示等,讓市民及游客有更多文化體驗;
3.打造民國影視拍攝基地。擬借助云南“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影視基地”的契機,在古城保護修繕的基礎上,積極打造民國影視拍攝基地,不斷豐富古城業態。
(三)定期舉辦文化活動
定期舉辦文化節、民俗活動、藝術展覽等,結合傳統節日和歷史事件策劃特色主題活動,營造濃厚文化氛圍,提升古城吸引力和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