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亞次大陸的火藥味有點濃。巴基斯坦那邊剛傳來消息,首批40架殲-35戰斗機的交付時間提前到2026年第一季度,比原計劃整整早了半年。這種五代機一旦到位,巴基斯坦空軍的制空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可印度媒體卻像吃了秤砣——鐵了心,不但無視殲-35的威脅,還高調宣稱俄羅斯總統普京主動送上蘇-57戰斗機,連技術轉讓都打包贈送,仿佛這就能讓巴基斯坦“連續100小時睡不著覺”。
印度媒體的自信簡直要溢出屏幕。他們一口咬定巴基斯坦在最近的空戰中被“擊敗”,現在俄羅斯雪中送炭的蘇-57,就是給巴鐵的致命一擊。甚至還以巴基斯坦的口吻腦補:“如果印度有五代機而我們沒有,那還怎么安居樂業?”這話聽起來挺唬人,可稍微動點腦子就會發現漏洞百出。巴基斯坦剛在空戰中用殲-10CE擊落多架印度“陣風”戰機,證明中式作戰體系完全壓制住了印度的“萬國牌”裝備。現在又有殲-35即將到位,巴鐵的空中優勢只會越來越明顯,哪至于被蘇-57嚇得失眠?
說白了,印度媒體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當年印度退出俄印五代機項目FGFA,就是因為俄方獅子大開口,把單價炒到3億美元,直接把印度嚇跑了。現在俄羅斯又來推銷蘇-57,還說要技術轉讓,可這天上真能掉餡餅?且不說蘇-57的隱身性能被詬病為“準隱身”,雷達反射面積高達0.5平方米,遠超F-35的0.001平方米,單說價格就夠印度喝一壺。印度買法國“陣風”都花了2.5億美元一架,更先進的蘇-57怎么可能更便宜?就算俄羅斯真肯降價,那也得在機載設備上偷工減料,比如不裝電子戰套件、用傳統雷達,這樣的“縮水版”蘇-57,能有多大戰斗力?
更要命的是,印度空軍的體系化作戰能力幾乎為零。他們的A-50預警機和“陣風”戰機數據鏈都連不上,蘇-57就算買回來,也得跟俄制S-400、美制F-16這些裝備各自為戰。反觀巴基斯坦,ZDK-03預警機、紅旗-9BE防空系統和殲-10CE無縫對接,形成了空地一體的作戰網絡,這才是真正的戰斗力核心。印度媒體光盯著蘇-57的紙面數據,卻看不見自己的短板,簡直是掩耳盜鈴。
其實俄羅斯推銷蘇-57純粹是商業行為,跟支持印度對抗巴基斯坦沒半毛錢關系。俄烏沖突還在持續,俄羅斯軍工產能有限,優先供應本國空軍都不夠,哪有那么多蘇-57賣給印度?就算印度真下了訂單,按照他們的辦事效率,從談判到交付至少得10年,到時候殲-35都不知道升級多少代了。印度媒體卻把這當成救命稻草,甚至嘲笑巴基斯坦是“窮酸國家”,只能買殲-35。可他們忘了,巴基斯坦用有限的資源打造出高效的作戰體系,這才是現代戰爭的關鍵。
說到底,印度媒體的狂歡不過是一場自導自演的鬧劇。蘇-57的技術轉讓、性能優勢,全是俄方的宣傳話術,跟法國當年吹“陣風”能克制殲-20如出一轍。而巴基斯坦的殲-35已經進入倒計時,2026年就能形成戰斗力。印度與其在嘴皮子上找存在感,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裝備堆砌”問題。畢竟在現代戰爭中,體系整合能力永遠比單件武器的性能更重要。如果印度還沉迷于“萬國牌”裝備的迷夢,就算真買到蘇-57,也不過是給巴基斯坦的殲-35再添一個靶子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