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征政策延續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這項自 2014 年開始實施的 "綠牌" 專屬福利,在經歷五次延期調整后迎來第六次政策延續,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購置稅作為購車環節的重要稅種,按照車輛計稅價格的 10% 征收。以當前市場主流新能源車型為例,售價 20 萬元的純電動車可節省 1.77 萬元購置稅,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因計稅基數差異也可節省約 1.5 萬元。此次政策延續在原有框架上作出重要調整:設置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30 萬元上限,續航里程要求提升至 200 公里,明確換電車型電池價格不計入計稅基礎。這些細則既保障了主流消費群體利益,又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
政策延續背后折射出多重戰略考量。從市場維度觀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雖已達 38%,但充電設施覆蓋率、電池回收體系等配套環節仍需完善。從產業升級視角,2026 年即將實施的歐七排放標準對國內車企形成倒逼壓力,延長免稅期為企業技術攻關贏得緩沖時間。更深遠的意義在于支撐 "雙碳" 目標實現,每輛新能源車全生命周期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20 噸,政策延續預計將帶動新增減排量超億噸。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政策延續意味著三年購車窗口期。建議計劃購車者關注車企技術迭代節奏,2025 年下半年多家廠商將推出 800V 高壓平臺車型,續航焦慮將得到實質性緩解。需特別注意政策細則中的價格限制,選購 30 萬元以上車型時應提前確認是否享受免稅資格。二手車買家同樣受惠,免稅政策有效提升新能源車保值率,三年車齡車輛殘值率較燃油車平均高出 8 個百分點。
市場各方已對政策延續作出積極反應。主流車企加速推進 2025-2027 產品規劃,比亞迪、蔚來等企業宣布加大固態電池研發投入。充電設施運營商啟動新一輪布局,特來電、星星充電計劃三年內新增 20 萬個超充樁。資本市場方面,新能源板塊指數政策公布當日上漲 4.2%,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迎來價值重估。行業專家預測,政策延續期內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突破 1200 萬輛,帶動全產業鏈產值超 8 萬億元。
站在 2025 年的時間節點回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實現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關鍵跨越。此次購置稅政策延期不是簡單的時間延續,而是通過精準的細則調整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隨著技術創新、基礎設施、消費認知的同步提升,新能源汽車正在書寫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生動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