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幾年數碼圈最熱鬧的賽道,TWS耳機必須擁有姓名。
這玩意兒當年可是蘋果帶火的——2016年iPhone7砍掉耳機孔,順手推出AirPods,直接把真無線耳機干成了現象級產品。那時候滿大街都是白晃晃的“小豆芽”,蘋果一家就攥著90%的市場份額,活脫脫的“耳機界滅霸”。
可這才幾年光景?最新數據一巴掌拍醒蘋果:2025年一季度全球TWS耳機出貨量7800萬臺,你蘋果只占23.3%了!剩下的七成多市場,全被國產手機廠商和印度山寨品牌給瓜分了。最扎心的是小米,同季度銷量暴漲63%,以11.5%的份額穩坐全球第二,直接把三星、華為甩在身后。
這劇情反轉得比狗血劇還快。當年國產廠商可都是“摸著蘋果過河”,從三星到華為小米OV,清一色照著AirPods的模子抄作業。可抄著抄著,大家發現不對勁了——手機廠商做耳機,壓根不是外行搶飯碗,簡直是降維打擊。
為啥?手機廠商手里攥著兩大殺器。第一是渠道,線下門店一鋪開,耳機和手機搭著賣,導購員三句話不離“配套使用體驗更好”,消費者稀里糊涂就掏了錢。第二是生態,開蓋秒連、彈窗動畫、跨設備切換,這些花活兒專業耳機廠商學都學不來。索尼森海塞爾們還在糾結音質調校,人家手機廠商已經把耳機玩成“手機配件”了。
不過要說小米能殺到全球第二,還得靠一招鮮——價格屠夫。蘋果AirPods賣1000塊,小米直接砍到100-200元區間,走量走得飛起。別看單價低,架不住出貨量猛啊。印度有個叫boAt的品牌更狠,靠30塊錢的“電子垃圾”在本土橫掃千軍,生生擠進全球前五。這市場早就不是當年HiFi發燒友的天下了,現在拼的是“能響就行”。
當然,蘋果也不是吃素的。雖然份額縮水,但人家攥著高端市場,銷售額照樣吊打全場。小米賣10套耳機賺的錢,可能還趕不上蘋果賣1套AirPods Pro。不過小米壓根不眼紅,人家目標明確:用低價搶用戶,用銷量撐場面,順帶把品牌形象從“性價比”往“科技公司”上拽一拽。
說到底,TWS耳機市場的洗牌,本質是手機廠商對傳統數碼行業的降維打擊。當耳機從“聽個響”變成“手機生態入口”,專業音頻廠商那點音質優勢,壓根不夠看。未來這戰場,怕是手機廠商的天下嘍——就是不知道蘋果還能不能守住“高端基本盤”,畢竟國產廠商的刀,已經磨到眼皮底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