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比亞迪官方及第三方交叉驗證數據,2025年4月比亞迪智駕車型銷量達213,325輛,單月銷量超過鴻蒙智行、理想、小鵬三家新勢力總和的兩倍。其中,王朝/海洋系列貢獻190,617輛,方程豹、騰勢(參數丨圖片)分別實現9,068輛和13,519輛智駕車型交付,仰望品牌121輛的銷量雖小,卻代表著高端技術標桿。截至4月底,比亞迪全品牌智駕車型累計銷量突破48萬輛,日均智駕數據生成量達3,000萬公里,業已構建起行業最大的動態數據庫。
數據碾壓式領先的背后,代表著比亞迪打破了"智駕即高端"的行業魔咒。同時,通過"天神之眼"技術矩陣的ABC精準分層:三激光版服務仰望、激光版適配騰勢/比亞迪、三目版覆蓋方程豹/比亞迪,實現了從百萬級豪車到主流車型的智駕全覆蓋。這種"技術民主化"策略,既保證了高端市場的技術標桿地位,又讓普通消費者能以15-20萬元主流價位享受智能安全配置。
安全平權背后的產業升維競爭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安全是電動車最大豪華"的理念,在今年落地的智駕戰略中得到延續性實踐。根據國際權威機構研究,搭載AEB系統的車輛可顯著降低事故發生率。比亞迪將多種主動安全功能全系下沉,使智能安全防護覆蓋更廣泛用車場景。
安全平權的背后,是產業鏈的深度重構。比亞迪12萬研發軍團中,5,000名智駕工程師組成了特種部隊,具備了軟硬件全棧自研的能力。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體系,能夠降低成本的同時,又通過規模化擴充了產業鏈。這使得比亞迪在保持智駕車型高滲透率的同時,還能將單車的智能化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圍。
數據飛輪驅動的智駕進化論
從結果回溯,比亞迪敢于推動智駕戰略的底氣,源于三個數據飛輪的協同轉動:其一,48萬智駕車輛組成移動傳感器網絡,每天產生海量數據;其二,12萬研發人員構建的"創新反應堆",通過不斷優化銷量,可以進一步縮短算法迭代周期;其三,覆蓋全國各地的用戶場景庫,包含高原、凍土、濕熱等極端工況數據,能使智駕系統的場景適應能力提升。
這種能力矩陣可能將改寫智駕競爭規則。當多數車企還在為數據采集車隊發愁時,比亞迪已通過用戶車輛的自然使用,建立起龐大的數據采集體系,可望給比亞迪帶來PB級的真實道路數據,為端到端大模型訓練提供了燃料儲備。
比亞迪的智駕平權實踐,本質上是一場汽車智能化的重啟。當行業還在爭論"漸進式"與"跨越式"技術路線時,比亞迪普及速度領跑全行業,用刷新到71%的智駕滲透率證明:真正的技術革命,不在于某個單項技術的突破,而在于讓創新成果走出實驗室,轉化為普羅大眾觸手可及的安全保障。這種將尖端技術轉化為基礎安全配置的能力,或許才是中國汽車工業換道超車的終極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