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多次更名后,海爾地產先后去掉了“地產”和“海爾”兩個標簽,曾經的“海爾地產”變成了如今的“君一控股”。
盡管如此,海爾地產依然擺脫不掉“海爾”的影子,被打上了海爾集團的烙印。另外,頻繁在土地市場亮相,更意味著海爾地產的房企屬性沒有改變。
在青島首次集中供地中“大放異彩”后,海爾地產在第二批集中供地中再次“斬獲頗豐”。
撰文/ 盧泳志
編輯/ 高巖
9月8日-10日,青島迎來第二批次集中供地,首個土拍日共有市北、李滄、城陽區的33宗地塊出讓。其中,金茂和海爾組成聯合體,斥資32.7億元,連摘5宗地塊。
作為青島本土房企,青島君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爾地產)在土地市場的表現一直頗為活躍。
圖片來源:卓易數據
四個月前,5月12日-14日,青島首次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共成交60宗地,25家房企吸儲317萬平方米,其中海爾地產吸儲34萬平方米。
19年多次更名
在海爾地產成立之前,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曾表示:“海爾將以本業為主,不準備投資國內房地產行業。”
2002年,海爾地產正式成立,不久后放出豪言:3年16倍,5年30倍,用6年時間超過萬科。
然而,2005年海爾地產銷售額只有2億元;2007年,海爾地產只有三個限價房項目和三個中檔商品房項目。
2007年,有19年房地產業工作經驗的盧鏗加盟,再加上海爾集團的加持,海爾地產得到快速發展。
從2009年開始,海爾地產連續實現倍速增長,迅速躋身全國百強行列,海爾地產也在此時更名為“海爾地產集團”。
由于樓市降溫,2013年,海爾地產業績開始倒退,連續兩年銷售額都只有50億元左右。
圖片來源:海爾地產官網
2018年,海爾地產銷售額為288億元,排名第94位,當年萬科銷售額已達6067億元,是海爾地產的21倍。
在同一年,海爾地產提出“產城融合”生態圈模式,并將名稱變更為青島海爾產城創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所有地產項目將“海爾地產”改為“海爾產城創”。
然而,海爾地產的業績并沒太大起色。克而瑞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海爾地產分別實現179.7億元、230.1億元銷售全口徑金額。
2021年4月,海爾地產再次更名,由“海爾產城創”變更為“君一控股”。經過多次更名,如今的海爾地產已經沒有了“海爾”和“地產”的痕跡。
“地產”標簽
實際上,近年來海爾地產在有意的去地產化,尋求多元化發展。
2016年,迫于去化壓力,海爾地產以23.5億元的價格將海爾瀾山公館項目、青島羅蘭公館項目、泰安桃花源三個項目賣給金科。
數據顯示,2015年7月以來,海爾地產撤出對外投資達26家。近3年是海爾撤出對外投資的高峰期,已撤出對外投資企業達18家。
在經歷了2018年的“去地產化”更名之后,海爾地產開始傾向于合作開發項目。
2019年12月,海爾地產將青島浩中房地產有限公司50%股權出售給融創;2020年,中國金茂以1800萬元收購海爾地產3個青島項目公司60%股權。
截至目前,在海爾地產對外投資111家企業版圖中,有88家處于在業、存續狀態,其中持有100%持有股權的僅47家。
也許是想徹底擺脫“地產”標簽,今年4月,海爾地產名稱由“海爾產城創”變更為“君一控股”,看起來已經不像一家房企。
不過,在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1-7月青島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TOP20”中,君一控股(海爾地產)以77.8億元的銷售額位居金額榜單第三名。
另外,從其在土地市場的表現來看,海爾地產始終沒有擺脫房企的宿命,需要及時補倉才能維持企業的長期發展。
“海爾”烙印
除了去地產化,海爾地產一直在試圖甩掉“海爾”的標簽,從數次更名便可窺知一二。
不過,盡管表明上看海爾地產去掉了“海爾”的痕跡,但實際上“海爾”的烙印已經深深的刻在海爾地產的身上。
更名之后,海爾地產股東序列并未發生變化,依然由青島海云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圖片來源:天眼查
據天眼查顯示,海爾集團為青島海云創投資的大股東,持股49.46%;青島海創客管理咨詢企業(有限合伙)持股35%。另外,張瑞敏、梁海山、周云杰3人各持股9.03%、3.71%、2.79%。
除了股權關系,在海爾地產的管理層中,存在很多其他“海爾系”企業的高管;同時,一些海爾地產高管也在其他“海爾系”企業任職。
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稱,海爾地產不是上市公司,不涉及公眾股東,并非蠶食地產平臺利益。此舉目的,更像是海爾集團為了合理分攤人力資源成本,或者稅收籌劃,把一些集團高管分攤到成員企業,這是一般集團公司的通常做法。
除了“海爾系”高管掌權外,在成立之初,海爾地產一直背靠海爾集團這顆大樹。在之后的發展中,海爾地產的融資始終沒有擺脫海爾集團。
據天眼查顯示,作為出質人,海爾地產歷史股權出質次數為46次。目前有效狀態的股權出質次數為7次,其中5次質押給海爾財務(由海爾集團公司及其所屬成員單位共同出資組建)。
不過,盡管海爾集團對海爾地產給予厚望,但這家跌宕起伏19年的青島房企,距離當年的目標已經越來越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