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問五臺山弘愿老禪師:如何才能不心慈手軟?古語說:慈不掌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這是一句充滿智慧的老話,一味仁慈善良,感情用事,義氣用事,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決策和行動,最終釀成苦果。
一個人在其位某其事,不忘初心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心慈手軟壞了大事。當然,對個體不能心慈手軟,對眾生卻要慈悲為懷,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修悲智雙運和中道圓融的圓滿之法,才是人間正道。
弘愿老禪師說阿彌啊,你說的心慈手軟,是個人情執,與普世慈悲大相徑庭,修個真人就要有“劍與蓮花"的辯證智慧。
世人皆見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卻不見其背水列陣時的決絕。當年佛陀為救五百商人,親手誅殺惡徒,此乃真慈悲。優曇缽華不染塵埃,其根卻深扎淤泥,這恰是菩薩行的玄機。
《維摩詰經》經中維摩大士示疾毗耶離城,既呵斥聲聞弟子的怯懦,又悲憫眾生的癡頑。真正的慈悲從不在表象的強硬或柔軟,而在是否契入中道實相。看看那崖邊枯松,若此松存婦人之仁,不舍腐葉,安得逢春再發新芽?
當年馬祖道一禪師見弟子懷海侍立過久,突然暴喝令其耳聾三日。這般雷霆手段,反令懷海徹悟臨濟喝的真諦。若當日馬祖稍有姑息,何來后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禪門清規?
阿彌啊,世間事恰如潺潺溪水,愚者見其無常而生執念,智者觀其本性而運慈悲。真正的果決恰似水汽升空,看似消散實歸云海,終究要化作甘露普降。地藏菩薩發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看似至柔,實則至剛。當你徹悟無我法時,舉手投足皆是慈悲,揚眉瞬目無非智慧。
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頂禮至尊諸圣為眾生祈福:南無阿祖太上老君!阿彌陀佛!六時吉祥!阿觀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積德,越來越好!南無阿彌陀佛,一切變得越來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阿觀自在,菩提薩婆訶!阿觀自在,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
(李松陽2025公歷0525《非常財富》第02917篇 阿彌聞道第1077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