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樓道堆滿雜物,公共區域鄰居間使用起來也不方便,現在終于能住上帶電梯的新房了!”一位居民如是說。
5月18日,隨著最后一位居民在選房協議上簽字,馬家堡路68號院2號樓危舊樓房改建項目搖號、選房活動圓滿落幕。兩天時間里,90戶居民通過搖號和選房,正式告別了逼仄的“筒子樓”時代。這座始建于1977年的老樓,在歷經一年多的拆除重建后,即將以嶄新的面貌承載起居民們的新生活。
從“憂居”到“優居”
此次選房嚴格遵循“公平、公開、透明”原則,搖號全程由公證處監督,居民按順序分批次選房。首日完成全部90戶的搖號排序;次日按順序選房,共三種戶型,分為A組和B組分別進行,上午安排36戶、下午54戶,每戶限時5分鐘,避免拖延,超過選房時間延選至末位。
據悉,改建后的新房擁有獨立廚衛,套內面積擴大了不止一倍,水電氣暖也改造為“一戶一表”,樓道內還增設了電梯和無障礙通道,消除了消防隱患。
便民配套打造“15分鐘生活圈”
選房大廳外
外立面簡潔現代的2號樓即將交付
工人正進行最后的綠化補種
周圍已經規劃了便利店和便民服務站
未來將滿足居民
日常采買、快遞收發等各種生活需求
68號院也將進行整體環境整治
樓內上下水管主立管更換等工作
釋放片區更新潛力
本次項目政府補貼26%,產權單位承擔19%,居民自籌55%,每戶平均出資約26.8萬元,按“一房一價”原則分攤,這種政府托底、居民分攤、產權單位擔責的模式,既破解了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難題,也體現了“誰受益、誰負擔”的公平原則。
老舊小區“煥新”進行時
這次改建項目通過
“紅色專班+居民監督小組”機制
引導居民參與后續物業管理
5月18日傍晚
最后一縷余暉掠過樓體
馬家堡路68號院2號樓
搖號選房活動正式結束
隨著2號樓交付
1號樓的改造計劃也將繼續推進
家家戶戶的燈火逐漸亮起
這些光暈里
交織著舊時光的沉淀與新生活的期許
照見的不僅是新家的輪廓
更是一群人“穩穩的幸福”
從2024年3月全面開工,歷時僅6個月時間,新樓主體完成封頂,2024年9月10日,豐臺區馬家堡路68號院2號樓危舊樓房改建項目順利封頂。
這是豐臺區首批、首個危舊樓拆除重建試點項目。馬家堡路68號院始建于1977年,其中的2號樓是一棟4層磚混結構筒子樓,多數房間面積為15.7平方米。按照北京市政府關于危舊樓改建的相關文件精神,豐臺區將該樓納入老舊小區簡易樓改建試點項目。對原2號樓進行原地拆除重建,性質為居民自籌、政府補助以及產權單位共同出資,項目為原地回遷。
掃碼進群看看鄰居都在團什么?
關注“豐臺小Q”視頻號
看更多豐臺新鮮事兒
吃喝玩遍豐臺
■說明:本文由家住豐臺編輯發布,轉載或摘編須注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北京豐臺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 豐臺人的鄰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