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同陽正在帶領眾擎機器人,加速走向量產。
農歷新年,穿著東北棉襖登上春晚的人形機器人,徹底點燃了這一賽道的火爆。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投資人蜂擁而至。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Q1,人形機器人賽道融資激增280%!更引人注目的是,近一半項目單筆融資超1億元,天使輪門檻已躍升至千萬元級,部分項目甚至以“天價估值”打破行業紀錄。
最近幾個月,趙同陽也在北京等地奔走,一方面見一見投資人,在融資窗口期爭取更多子彈,另一方面,也在尋求更多合作伙伴。面對“要找哪類資金”的問題,趙同陽直言,“找決策最快的錢。”
時間就是金錢,對于人形機器人賽道的一眾參與者而言,錯過一個窗口期,或許就意味著錯失最佳時機。
而時機對于創業者而言,有時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
在創辦眾擎之前,趙同陽已經是人形機器人行業的老獵手。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是,早在2016年,趙同陽想要投身機器人創業的時候,曾在一個名為“阿莫”的電子技術論壇廣發英雄帖招兵買馬,王興興跟了帖,兩人一來二去聊得火熱。
趙同陽有意拉王興興入伙,但趙同陽執著于雙足機器人,王興興則意在四足機器人,兩人最終沒能同行。
在此之后,趙同陽去往小鵬智能,并在2023年創辦了眾擎機器人。在短短兩年之內,完成了產品設計、技術研發以及量產。而另一邊王興興也開啟了宇樹之旅。
當初沒能同行的兩個人,如今在精英云集的人形機器人賽道再次相遇。
一路上,從不被資本看好,到被投資人搶著投的故事,其中艱難險阻,唯有路上人方知。在“2025融中夏季峰會”前夕,融中財經與眾擎機器人創始人趙同陽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
不想一味搞錢,目前的融資情況,是不是太保守了?
融中財經:年初,眾擎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來自中東的資金入場。人形機器人賽道火了,融資體感是否回暖了?
趙同陽:融資是個永恒的話題,我們一直都在進行。今年,人形機器人被更多人看到,讓更多投資人沖了進來。目前,眾擎搭建了完整的團隊,也有量產的產品,所以體感上相對好融資。
融中財經:資金的選擇上,傾向于哪類資本?
趙同陽:實話實說,更傾向于能盡快決策的資金。
融中財經:資本都沖進來,估值上是否可談空間更大?
趙同陽:和我們預期差不多。如果因為市場熱就過于膨脹,我認為這并不是一個好事兒。
從自身來看,我們還是希望,根據團隊、產品狀態有一個匹配的價格,而不是一味地搞錢。我們只拿適合我們的錢。對得起團隊、對得起投資人就ok了。
融中財經:今年以來,聊了多少家投資機構?他們最關注的問題是什么?
趙同陽:三四十家吧。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團隊競爭力、商業化落地這兩個話題。
關于商業化落地。
作為創業者而言,我們對這個事是深信不疑的,就像我們的信仰一樣,我們認為未來肯定會到來,只是早晚而已。
就好像通訊時代,一開始并非是智能手機,而是座機,然后通過迭代逐漸演進,每一個時代的主要通訊工具都能解決一個問題,但并不是每個工具都能擁有完美的功能。
融中財經:創辦眾擎后的半年拿到了第一輪融資,當時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
趙同陽:對我們而言,6、7個月的時間太漫長了。當時我們只有很少的錢,創始團隊也都是拿非常低的生活費。關鍵是,做機器人需要找到一幫有能耐的頂級工程師,人力成本非常昂貴。所以這也是考驗創始團隊的時刻,真的非常煎熬。
我們拿到第一筆錢的時候,產品還是幾張掛在墻上的圖片。投資人來了問我們有產品嗎?有團隊嗎?結果團隊只有5、6個人,產品還在墻上掛著。
很多投資人挑出很多問題,比如你本體、小腦、大腦,必須全都得有,并且要全都要強。你們差在這個、那個方面。
那個時候真的是太難、太煎熬了。
當時覺得挺無助的,但我們選擇相信未來,相信人形機器人賽道。
再后來,我們遇到了商湯國香,他們看創始人、團隊的潛力,并在我們產品還掛在墻上的時候,投資了眾擎。
5年內實現規模化量產成本,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關鍵
融中財經:人形機器人賽道多久能實現規模化量產?距離下一個階段,是否有時間表?
趙同陽:對于投資人的擔憂,主要圍繞量產。
我們認為,根據現在的軟硬件發展,5年之內,人形機器人可以實現規模化的量產和落地能力,這一階段,人形機器人可以協助人類完成20%—30%的粗活、累活和不安全工作。
5年,應該是一個合理的時間范疇。既不樂觀又不悲觀。
下一個階段,在5~10年內,通過產業生態的發展,人形機器人更智能化發展,包括手部靈巧度將實現大幅提升,能進一步協助20%~30%人類的靈巧工作。
融中財經:商業化取決于哪些關鍵要素?
趙同陽:商業化的重點就是成本。
3、5年前,一臺機器人能賣到500萬,誰能用得起?而現在生產一臺人形機器人大概價格在8萬-10萬元,且機器人不知疲倦,是人工成本的1/3~1/4,這樣一來購買機器人才是筆劃算的賬。
所以,我們認為,人形機器人時代真正地來臨,首先是關于成本的突破。有了經濟效益,那么距離它真正落地就不遠了。
第二個問題是使用場景。
一開始人形機器人進入的場景應該是做人不想做的事,比如一些不安全生產環境以及臟活、累活,送快遞、送外賣,我認為這在三五年內是可以實現的。
在技術層面上,這一場景要求人形機器人具備行走能力。從目前系統性上看,已經沒有太多瓶頸了,但在工程層面上,人形機器人還有耐久性、抗沖擊和敏捷程度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但至少不存在瓶頸了,這是一個天大的好事。
很多人會問,為什么人形機器人需要兩條腿走路?為什么不能是四條腿?或者輪子?其實就是這個問題。因為機器人是按照人類環境去設計的,兩條腿才能爬樓,到人類能到達的地方,但輪式就不行。只有雙足具備全地形的適應能力。
融中財經:目前購買人形機器人的客戶需求有哪些不同?
趙同陽:春節后,眾擎已經接到的訂單數量達到了三、五百臺的量級。現在每天都會有數十個客戶左右的增加,每個客戶可能有3、5臺或者20臺左右的訂單需求。而且這些訂單都是自主找上門來的。
從目前應用場景看,大多數需求都是“嘗鮮”狀態。
比如用于表演場景,再或者科研教育市場。目前,這一場景我們一年預計能接到3000—5000臺的訂單。
但我們認為表演場景只是起始狀態,未來這一場景存在瓶頸,所以我們會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巡邏、巡檢類場景,或者心理咨詢以及能產生對話的場景。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長期需求。這一場景的擴展,在未來將產生2萬-3萬臺的需求量。
而向上一個量級的場景,可能出現在物流行業,將有30萬-50萬臺的需求量。當機器人將外賣送到家門口時,大家會真切感受到未來已至。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8.8萬一臺,成本控制到極致
融中財經:12月份,眾擎發布了新機器人產品,新產品銷量如何?如何進行的定價?
趙同陽:目前新產品訂單已經接到了300—500臺,我們內部在定價時,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親民化。
因此,我們發售時便開啟了三個月的早鳥價活動,商業版和教育版均以8.8萬元的統一價格面向市場發售。
價格上,我們有絕對的優勢,這也是我們實力的體現。
我們希望在這個垂直領域中,無論是價格還是性能上,眾擎都是在第一梯隊的。
融中財經:這個價格能賺到錢嗎?
趙同陽:還是有得賺的。
融中財經:未來,大家會不會都卷價格?
趙同陽:我們不希望卷價格,但是也不怕卷價格。
我在深圳做這個行業20年了,發現純拼價格是行不通的。在成立新公司的時候,我就告訴同事們,一定要做出有價值的事兒,價格不是命題,關鍵是性價比。一個合適的低價同時匹配高性能的產品,這才是買得劃算,這才能突出科技的價值和團隊的價值。
融中財經:團隊上,我們的優勢是什么?
趙同陽:這是投資人比較關注的問題。
首先,眾擎的團隊在行業里已經深耕十余年。雖然我們只有70個人的規模,但是無論是產品、還是效率,我們都不遜于百人團隊。
眾擎成立一年半時間,已經完成了團隊的組建,核心零部件的研發。今年春節后我們進入了試產和量產的階段。這樣一個高科技行業,我們的團隊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了研發、規模化量產和交付,這個節奏非常快。
從結果來看,我們的小團隊也能打大仗。
很多投資人問我這個問題,我也挺尷尬,這不是讓我說自己多厲害嗎?但從實際上看,我們團隊確實有很強的爆發力和突破能力。現在眾擎有了產品,我們也不需要再回答這個問題了,直接用實力說明。產品拿出來遛一遛,答案自然就有了。語言很蒼白,我們用戰績說明一切。
從產品看,我們的能力在行業中是數一數二的,用別人六分之一的團隊規模,干到了第一梯隊。從人才角度看,比如算法團隊,如果別人擁有兩三個頂尖的高手,那么眾擎擁有他們3倍的數量。通過這樣2、3倍的火力覆蓋,我們在技術上才能實現快速的迭代。
比如機器人前空翻,我們是第一家完成這個動作的,這背后代表了我們技術的沉淀。前空翻的動作不僅要求機器人關節要足夠小、足夠輕,還要求扭矩足夠大。另外關節的成本占整體成本的60%~70%。一個關節涉及電機、減速機、控制等一系列組合的研發體系,不是一般公司能駕馭的。
我們能把這個做出來,并能以低價且盈利的狀態出售機器人,就代表了我們整個研發體系的成熟度。
融中財經:資金涌入這個賽道后,越來越多的參與方都開始進入人形機器人賽道,產品同質化方面,您如何考慮的?怎么做創新?
趙同陽:眾擎一直堅持創新,se01這款產品上線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驚艷的亮相。在這之前,所有的人形機器人走路都是貓著腰,而這款產品行走的姿態就像中國軍人踢正步一樣,走得大步流星,挺直腰桿。我們堅持在產品的設計上有自己的創新,也勇于否定行業的慣例。不是大家都這樣做,我們就也要這樣做。
我們不希望被行業牽著鼻子走,眾擎要做的就是更優秀,并不斷地通過追求極致,并引領行業的標準。
具體到創新方面:
在技術上,我們在一臺機器上用到了行星動力單元,諧波動力單元以及直線推桿動力單元這三大類型的動力單元,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具備這三種動力單元,并且用在產品上的團隊;
在算法上,我們是率先在國內用模仿學習加強學習算法的團隊,這使得我們的產品能做到和人一樣地采集數據;
在產品外觀上,我們對細節也有著極致的追求,比如造型、步態、體態等;
在場景化上,眾擎積極與生態伙伴進行溝通,通過二次開發逐步實現多元場景落地。
這些還都僅僅是冰山顯露出來的部分,冰山之下,是我們的智能化。
從去年開始,我們開始大量招聘智能化方面的人才,我們希望人形機器人更加智能,擁有自己的“靈魂”,而不僅僅是翻跟頭。很多人把機器人當作一個工具,但事實上,我們已經不再需要一個冷冰冰的機器,而需要機器人能像人一樣思考和陪伴。
融中財經:今年還有哪些計劃?
趙同陽:今年,我們仍然會有兩三款產品發布。在技術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還有很多仗要打,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產品研發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