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梅創十年最早紀錄,6月6日丙午日,比往年早了整整一旬。長江中下游的農民們注意了,接下來37天,田里怕是要成"水塘"。老話說"芒種逢丙便入梅",老祖宗的歷法撞上現代氣象,預警信號拉滿。
副高提前北抬,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在江南死磕,雨要下得人心里發慌。早梅雨碰上限電,烘干機可能不夠用,但地里的莊稼等不得。
水稻正拔節,棉花剛現蕾,連續陰雨會讓根系缺氧,葉子發黃。菜園里的茄子辣椒要爛根,大棚蔬菜濕度大,灰霉病馬上要抬頭。東北的兄弟別松勁,這邊梅雨沒完,你們那月底可能有霜凍。
南方種糧大戶得趕緊開溝,田邊排水溝要挖深30公分,連通主渠。育苗棚要加固壓膜線,別等大風掀了頂,苗子全泡水里。
家里存的草木灰派上用場了,撒在菜畦周圍,既能防潮又能補鉀。但別全信老辦法,手機里的氣象APP每小時更新,該搶晴噴藥就別拖。1998年那茬洪水后,水利修了不少,但自家田里的排水渠得自己清。
有人說"梅雨淋透,谷米滿倉",可連續37天雨,豐收得靠人勤。
菜農老張上周就把黃瓜架加高了20公分,說這樣積水漫不上根。
農技站這兩天電話打爆了,專家說水稻要撒點壯根肥,每畝10斤尿素。茶葉地里要趕緊松土,不然爛根后秋茶產量要掉三成。最愁人的是玉米授粉期遇雨,花粉沖掉了,棒子會禿尖。
有條件的趕緊準備無人機,雨停間隙噴葉面肥,搶時間補營養。北方的小麥快收了,得盯著天氣預報,別讓連陰雨壞了麥粒。
村里的溝渠該清淤了,去年堵的地方今年別再積水,找村支書協調。家里備點塑料布,低洼地塊必要時蓋一蓋,擋擋急雨。
有人問,這么長的梅雨,是不是要絕收?早年也有過,人勤能補天災。記得2016年那回,隔壁村老李天天排水,晚稻照樣畝產千斤。
現在不比從前,抽水機家家都有,別偷懶,雨停就去田里轉。最關鍵是抓住停雨的間隙,打藥防病,施肥壯苗,一刻別耽誤。
我個人覺得,老經驗要聽,比如看螞蟻搬家知雨來,但更要信科學預警。氣象衛星盯著副高動向,手機彈窗紅色預警時,該搶收就搶收。
留個心眼,梅雨后可能有伏旱,現在田里排水好, later抗旱有基礎。最后說三遍:開溝!
開溝!
開溝!田里不積水,莊稼少生病。拿不準的趕緊問農技員,鄉里的服務站24小時有人值班。
記住了,老天雖下連陰雨,人勤能補地生金,現在動起來最要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