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駿
北京時間5月20日凌晨,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主題邊會上,麗水景寧畬族自治縣作為全國唯一的基層縣級單位,圍繞“智慧流動醫院”巡回診療模式,向世界分享了構建“固定+流動”山區醫療服務體系的經驗做法,獲得泰國、埃塞俄比亞、秘魯和坦桑尼亞等國參會者的充分肯定。
2019年,景寧探索農村巡回醫療服務,將巡回診療車開到偏遠村莊,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門診、檢查、取藥等“一站式”醫療服務。2024年又進一步迭代升級,使“智慧流動醫院”更加智慧化、現代化,讓“家門口”能看病,變為“家門口”看好病。
“現在,看病買藥再也不用擔心山高路遠了。”大均鄉梅花圩村74歲的村民李玉珠開心地說。
破解就醫難,醫療資源需要先動起來。截至目前,麗水全市域巡回診療車已發展到64輛,醫療設備也從7種拓展為23種,服務頻次由不固定時間延伸至每月4次定時、定點、定人進村服務。
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是浙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一項重要改革。麗水山區面積占比近90%,一些偏遠地方交通不便、群眾居住分散,公共服務存在弱項。
“我們聚焦群眾最關注、最迫切、最量大面廣的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積極謀劃推進山區公共服務跨山統籌一體化改革,探索構建以常住人口為導向的公共服務資源高效配置機制,以‘系統性’解決服務不均衡問題,以‘流動性’解決服務不可及問題,以‘共同體’解決服務不優質問題。”麗水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4年4月,麗水正式印發實施《麗水市推進山區公共服務跨山統籌一體化改革實施方案》,按照“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的要求,加快破解山區公共服務的難點堵點,在托育、教育、衛生、就業、文化、體育、養老、助殘等8大公共服務領域,建立“六個一體化”工作格局,促進公共服務擴面提質、降本增效。
每天一到飯點,蓮都區聯城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外,一輛助餐配送車準時出發,為轄區有居家用餐需求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而養老服務中心內,飯菜飄香,十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拉家常。“這里每餐都有健康營養管理師提供定制菜譜,讓我們不僅吃得健康,也吃得放心。”老人黃招坤說。
為解決山區留守老人就餐需求,近年來,麗水各地因地制宜建設助餐服務一體化體系,整體打造“中央廚房+流動愛心助餐車+助餐點”模式。如今,114輛“流動愛心助餐車”覆蓋全市1717個村(社),每天為一萬余名山區老人提供助餐服務。
在此背景下,麗水還跨系統整合迭代“流動便民共富車”,推動流動系列車輛功能整合迭代,持續完善山區“助醫、助行、助餐、助購、助銷、助急、助潔、助業、助樂、助學”等流動系列公共服務,全面提升偏遠山區公共服務的集成化、精準化、均衡化水平。
除了醫療和養老,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迫切愿望。2024年,麗水還按照“全面統籌、因地制宜、分類分步、積極穩妥”的原則,推進小規模學校優化調整,打好政策集成、服務保障、資源盤活等“組合拳”,加強“吃住行學”保障,堅持“一事一議”對標化解問題,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目前,全市完成46所100人以下鄉村小規模學校優化調整,妥善安置學生1123人,合理調配教師360人,有效提升了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和可及性。
民生,關乎著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承載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來,麗水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公共服務擴面提質、降本增效,切實做到政府有為、群眾有感,加快走出一條具有山區特色、彰顯共富底色的一體化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